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理物理法及应用.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顺序量表的制作等级排列法等级排列法(rank-ordermethod)是一种制作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这个方法把许多刺激直接呈现,让许多被试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这样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个顺序量表。实验:对10个名人用等级排列法进行排序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著名世界领导人: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乔治.布什萨达姆希拉克普京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请按人格魅力对他们排序。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邓小平朱镕基比尔.克林顿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布莱尔阿拉法特沙龙曼德拉著名世界体坛人物:足坛:齐达内罗纳尔多里瓦尔多贝克汉姆欧文维艾里罗伯特.巴乔巴蒂斯图塔费戈劳尔篮坛:迈克尔.乔丹奥尼尔科比.布莱恩特邓肯艾佛逊卡尔.马龙斯托克顿罗德曼对偶比较法对偶比较法(methodofpairedcomparison)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都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的呈现,让被试对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它刺激进行比较,,假如刺激的总数是n,那么配对的个数就是n(n-1)/2。如果有10个刺激就可以配成45对。最后依据它们各自优于其它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成顺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实验:用对偶比较法对喜爱的明星进行排序三、信号检测论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背景知识人对于强度太弱的信号是不能够感觉到的,只有强度到某种程度以上才能感觉出来。那么从感觉不出来到感觉得出来似乎有一个门槛,信号强度过了这个门槛就能感觉出来,没有达到门槛就感觉不出来。这个门槛也就是所谓的阈限。而且这个门槛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是这样理解阈限的概念的。这种理解问题何在?传统阈限概念人是如何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的?02接受刺激的过程外界刺激作用于人的感受器,如眼睛,耳朵等。然后感受器发出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到感觉中枢。中枢进行分析判断的过程神经冲动到达感觉中枢后,如果神经冲动的信号强度高于某个内在的门槛,那么中枢判断为有信号;如果神经冲动的信号强度低于这个门槛,那么就判断为没有信号。中枢根据分析的结果再发出神经指令到效应器进行反应。01做出反应的过程效应器如手,言语器官等接到中枢指令后做出具体的反应,如报告“有”或“无”人多次接受同一物理刺激所产生的神经冲动的信号强度是呈正态分布的。对于同一刺激,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所产生的神经信号的强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呈正态分布,即大多数情况是相对居中的某种信号强度,很少的情况下产生极强或极弱的信号。如图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如果100%的次数都感觉不到,那么这个刺激就在阈限或门槛以下,而100%的次数都感觉得到的刺激肯定就在阈限以上了。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一般我们就取它们的中点作为阈限的值,即50%次数感觉得到,50%次数感觉不到的那个刺激点。这也就是阈限的操作性定义。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物理刺激的强度越高,那么信号超过门槛的概率就越大。单击此处添加小标题所以对于一个特定的物理刺激而言,它所产生的信号强度理论上都有可能超过门槛或阈限,只不过概率不同而已。传统阈限概念存在的问题传统阈限理论认为人的感觉上的门槛或阈限应该是一个相对固定的点,这个点的高低一般只受人的生理构造本身的特性的影响,而不受某些主观因素,比如态度,动机等影响。传统阈限理论认为,人的感受性或敏感性是一种相对不变稳定的能力,这是不正确的。但是实际上用传统的方法测定人的感觉阈限的时候,发现阈限的值随着某些主观因素的改变而改变。人的主观态度,动机等因素影响人的阈限值。同一个人如果谨慎一点,那么得到的阈限值就高一些,如果冒进一点那么阈限值就低一些。用这种变化的阈限值来反应人的相对稳定的感受能力或敏感性是显然有问题的。这种阈限值实际包含了人的感受性成分和判断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四川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