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

文本一

公薨之月,子产相郑伯以如晋,晋侯以我丧故,未之见也。子产使尽坏其馆之垣,而纳车马焉。士文伯让之,曰:“以敝邑之为盟主,缮完葺墙,以待宾客。若皆毁之,其何以共命?寡君使匄请命。”对曰:“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不敢输币,亦不敢暴露。其输之,则君之府实也,非荐陈之,不敢输也。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侨(子产,名侨)闻文公之为盟主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以崇大诸侯之馆,馆如公寝;库厩缮修,司空以时平易道路,圬人以时塓馆宫室;诸侯宾至,甸设庭燎,仆人巡宫,车马有所,宾从有代,巾车脂辖,隶人、牧、圉,各瞻其事;百官之属,各展其物;公不留宾,而亦无废事;忧乐同之,事则巡之,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今铜鞮之宫数里,而诸侯舍于隶人,门不容车,而不可逾越;盗贼公行,而天厉不戒。宾见无时,命不可知。若又勿坏,是无所藏币以重罪也。敢请执事,将何所命之?虽君之有鲁丧,亦敝邑之忧也。若获荐币,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惮勤劳?”文伯复命。赵文子曰:“信。我实不德,而以隶人之垣以赢诸侯,是吾罪也。”使士文伯谢不敏焉。晋侯见郑伯,有加礼,厚其宴好而归之。乃筑诸侯之馆。

(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有删改)

文本二

我思古人,伊郑之侨。以礼相国,人未安其教;游于乡之校,众口嚣嚣。或谓子产:“毁乡校则止。”曰:“何患焉?可以成美。夫岂多言,亦各其志。善也吾行,不善吾避;维善维否,我于此视。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既乡校不毁,而郑国以理。

(节选自韩愈《子产不毁乡校颂》,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B.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C.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D.以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悉索敝赋/以来会时事/逢执事之不间/而未得见/又不获闻命/未知见时/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敝邑之为盟主”和“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敝”含义不同。

B.文公,指晋国国君重耳。“文”是其年号,“公”是先秦时期诸侯的通称。

C.“使士文伯谢不敏焉”和“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鸿门宴》)两句中的“谢”含义不同。

D.乡校,古时乡间的公共场所,既是学校,又是乡人聚会议事的地方。后也用于指学校教育。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国因为丧事,没有接见郑国国君,并且用狭小的屋子接待,这实际上是对郑国的怠慢,甚至侮辱。

B.子产面对士文伯的责难,强调晋过去对诸侯礼遇周到,而现在傲慢拖延,己方为保护礼品,不得已毁坏围墙。

C.子产的话使赵文子产生了很大触动,赵文子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道歉,并答应了子产把围墙修好了再走的请求。

D.对于民众的意见,子产认为,不能害怕言论,也不能堵塞言论,对的就采纳,不对的就防止,是好是坏,先观察一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暴露之,则恐燥湿之不时而朽蠹,以重敝邑之罪。

(2)川不可防,言不可弭。下塞上聋,邦其倾矣。

5.子产的内外政策各呈现出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题。(20分)

文本一

智伯请地于韩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魏国都城),绛水可以灌平阳(韩国都城)也。

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曰:“我心知其然也;恐事未遂而谋泄,则祸立至矣。”张孟谈曰:“谋出二主之口,入臣之耳,何伤也!”二子乃潜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唯辅果在。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