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20
CCS?B?31
3201
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
DB3201/T?1090—2022
代替?DB?3201/T?077-2014
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production?of?sweetpotato?vines?as?vegetable
2022?-?03?-?15?发布 2022?-?03?-?18?实施
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201/T?1090—2022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201/T?077-2014,与原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第4章“适宜品种”,在生产上成熟应用的菜用甘薯品种(见第4章);
——修改了秋栽春卖的越冬保苗、繁苗高效模式(见5.2);
——修改了采摘期用硫基、硝基复合肥和饼肥追肥等措施(见7.3,2014版的6.3);
——删除了?2014?版?7.1“防治要求”和?7.3“物理防治”,修改了虫害防治农药种类,增加了斜
纹夜蛾的防治(见?8.2,2014?版的?7.4?和?7.5);
——增加了机械采收内容(见9.2);;
——删除了整株采收内容(见?2014?版的?8.2);
——删除了整株采越冬保苗内容(见2014版的第10章);
——增加了生产档案记录,完善追溯体系(见第12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丘陵地区南京农业科学研究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曾燕楠、王庆南、赵荷娟、程润东、王勇、纪洪亭、赵韩伟。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5年首次发布为DB3201/T077-2005,2014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I
DB3201/T?1090—2022
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茎尖菜用甘薯生产技术的总体原则和要求,并规定了茎尖菜用甘薯的术语和定义、育
苗、生产管理措施、施肥、主要病虫害防治、茎尖采收、茎尖贮藏及运输、种薯贮藏、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茎尖菜用甘薯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茎尖菜用甘薯 sweetpotato?vines?as?vegetable
以甘薯植株茎尖菜用为目的的甘薯品种。主要特点为茎尖脆嫩、含纤维少、适口性好、生长速度快、
产量稳定,有较强的抗热性、耐渍、耐湿和抗病性。
4 适宜品种
福薯18号、宁菜薯3号、宁菜薯2号、薯绿1号、宁菜薯1号、鄂菜薯3号和台农71等。
5 育苗
5.1 植株繁苗
5.1.1 时间
3月~7月。
5.1.2 方式
越冬植株在气温回升或有加热的条件下恢复生长,剪取新发侧枝移栽。
5.2 秋栽春卖模式越冬保苗、繁苗
5.2.1 时间
1
DB3201/T?1090—2022
9月中旬~10月中旬植株栽插。
5.2.2 方式
将健康茎尖苗栽入钢架大棚,三层薄膜越冬,植株在气温回升或有加热的条件下恢复生长,第二年
3月开始剪取新发苗移栽或采摘嫩尖上市。
5.3 薯块育苗
5.3.1 时间
种薯于3月~4月排种。
5.3.2 方式
同普通甘薯品种育苗方式,利用钢架塑料大棚,加小弓棚及地膜,三层薄膜冷床育苗;在种苗需求
量大时,采用大棚电控温法育苗。苗高20?cm并有6片~7片展开叶时,剪苗栽插。
6 生产管理措施
6.1 土壤要求
选择肥力较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通气、富含有机质的土壤。
6.2 整地
栽前施足基肥,用拖拉机以旋耕方式碎土整平,去除杂草,起平畦,畦宽100?cm~120?cm,以采摘
过程操作方便为宜。
6.3 种植方式
剪苗移栽,平畦栽插。
6.4 种苗要求
茎蔓粗壮,节间较短,叶片肥厚,无气生根,无病虫害,带4片~6片展开叶。
6.5 移栽
6.5.1 时间
栽培时间有以下两种:保护地栽培,9月中旬至10月中旬;露天栽培,5月上旬至7月中旬。
6.5.2 密度
栽培密度有以下两种:保护地栽培株行距30?cm×20?cm,露天栽培株行距40?cm×30?cm。
6.5.3 打顶
栽后7?d~10?d,进行打顶(摘心)处理。
6.6 适宜温度
2
起畦前结合旋耕,施腐熟有机肥2000??kg/667m?。不施有机肥时,可改用N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4CJ36-2 酮乙烯酯(KEE)防水卷材屋面建筑构造.docx
- DB32_4147-2021 表面涂装(工程机械和钢结构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2_4148-2021 燃煤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ocx
- DB32_T 1357-2021 鲜食糯玉米青穗速冻加工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1967-2021 迷你南瓜春播早熟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3752-2020 既有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4150-2021 自然资源所信息化建设规范.docx
- DB32_T 4159-2021 桃品种需冷量评价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4161-2021 草莓高垄半基质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2_T 4162-2021 “淮安蒲菜”加工技术规程.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