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根据攻击性行为的目的: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性攻击指攻击目的是为了打击、报复或伤害他人,又称以人为指向的攻击;工具性攻击是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把攻击行为作为一种到达目的的手段,又称以物为指向的攻击。在幼儿园里,一个男孩子故意打一个女孩子,惹她哭,这是敌意攻击;但如果男孩子只是为了争夺女孩子手中的玩具而打她,则属于工具性攻击。根据攻击性行为的功能:反应性攻击和主动性攻击。反应性攻击是由于个体感知到他人的敌意挑衅引起的,是对外界威胁性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旨在缓解来自外界的威胁感受,因而带有强烈的情绪因素,如愤怒、发脾气或失去控制等;主动性攻击是个体并没有受到直接的挑衅或怂恿,而将攻击作为达到理想目标的有效办法,如通过强制、控制、威吓同伴以达目的。反应性攻击与主动性攻击可出现于同一个体,通常是以一种为主,辅以另一种共同存在。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就攻击行为的频率而言,学前阶段儿童的攻击性行为频繁,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线性下降。01从攻击行为的类型来看,以工具性攻击为主,主要是抢占玩具、空间,随着年龄的增长,敌意性攻击逐渐增长;身体攻击为主,言语攻击和间接攻击随着年龄增长。01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01男孩普遍比女孩更具有攻击性男孩之间的攻击行为要比女孩之间或异性之间多得多女孩的攻击行为多为言语攻击,基本上都是指向其他女孩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男孩的攻击形式多为身体攻击,女孩多为言语攻击与关系攻击分离焦虑分离焦虑临床症状患分离性焦虑症的儿童多数具有敏感的素质,有的胆小怕事、多愁善感、情感脆弱,有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差,暂时与父母分开,就产生完全不必要的过多烦恼和担心,害怕父母会发生什么事情,害怕独自留在家中、怕单独睡觉等,并且症状持续一段时间不缓解,学习效率下降,多数年龄大的患儿可同时伴有心慌、气急、头晕、头痛、睡眠不足等症状。治疗和干预适应疗法:家长可带领患儿多做户外活动,如游戏、打球、郊游等,孩子喜欢什么就玩什么,才能使其身心放松。幼儿园教师应对这样的孩子给于更多地关注,用更多的有趣的游戏吸引孩子留在幼儿园。家庭治疗:调整家庭关系,增进家庭和睦,改进养育方法,避免粗暴的责骂等。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减少其依赖性。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幼儿问题行为的干预与矫正第一节幼儿问题行为概述第二节幼儿问题行为的干预技术常见问题行为研究一位妈妈的自述:“孩子两岁多了,脾气很怪,总是跟大人对着干,跑到厨房随手拿个东西就扔到脏水桶里;别人没招惹她就拿东西打别人;吃饭把桌布或者脏东西扔到别人碗里……真的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这属于调皮的表现吗?即使挨批评了也不改,批评完以后该干吗还干吗,弄的大人很头疼,讲道理根本就记不住。”沉默的童童:大班的童童敏感、内向、沉默寡言。害怕被老师注视和询问,甚至还怕受表扬时老师和小朋友赞许的目光。拒绝和成人交谈,老师问也不答,基本上不参与任何活动。老师和小朋友的热情邀请,也总是被他默默地拒绝。案例导入第一节
幼儿问题行为概述一、问题行为的概念问题行为是相对于幼儿的正常行为而言的,两者处于一个连续体的两端。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情绪表现与环境相一致能正确处理同伴关系以及与同伴之间发生的冲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能够逐步学会遵守纪律,懂得奖与罚的意义,并能遵守有关的法则。幼儿的行为必须与当地的社会文化相适应。行为必须与年龄相符一、问题行为的概念行为不足。1行为过度。2不适当行为。3二、问题行为的表现发育过程中的问题行为1心理发育障碍性问题行为2心理性问题行为3品德性问题行为4三、问题行为的分类四、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主要包括遗传、孕产期损害、疾病感染、身体发育状况等,这是幼儿产生问题行为的先天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家庭教育环境四、幼儿问题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二节幼儿问题行为的
干预技术强化法的定义强化法是行为矫正法中的常见方法之一,也是教师常用的一种干预技术。强化法强化法的分类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01强化法021强化法的使用要点2明确强化行为3恰当选择强化刺激物4协助儿童明确强化物和强化行为的关系避免强化法误用5强化法区分强化与消退消退是指当行为者出现不良行为以后,没有像以前一样随即出现他期待的强化物,则他发生相应不良行为的次数会降低。强化法12惩罚法是幼儿社会教育中常用的一种方法。此方法不管对幼儿教师还是家长来说,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方法。01惩罚法02惩罚法的定义惩罚是指当行为者出现不良行为后会承受不愉悦刺激,或者取消他正在享用的愉悦刺激,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心理健康教育讲座.ppt
- 套作立体种植模.ppt
- 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五单元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课件.ppt
- 幼儿教师讲故事.ppt
- 小学三年级语文14课蜜蜂.ppt
- 小儿肾积水新进展-科普.ppt
- 健康学习效率高.ppt
- “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单位换算练习题.pptx
-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喜欢》.ppt
- 2023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聘考试《舞蹈》备考真题库及答案.pdf
- 2023军队文职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艺术设计》备考真题库及答案.pdf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管理学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pdf
- 2023年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法学真题精选附答案.pdf
- 2023年度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录考试《美术》备考真题库含答案.pdf
- 2023年2024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管理学与服务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pdf
- 2023年军队文职人员招聘之军队文职公共科目题库附答案基础题.pdf
- 2023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舞蹈》备考真题库及答案.pdf
- 2023年度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录《艺术设计》备考真题库含答案.pdf
- 2023年度军队文职人员公开招聘考试《美术》备考真题库及答案.pdf
- 2023军队文职人员社会公开招聘考试《艺术设计》近年真题汇编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