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怎样加强学校毒品预防教育高度重视以“6?27工程”为抓手上好禁毒课重视留守儿童禁毒教育开展校园禁毒文化建设家校社区联动,形成防控网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资源高度重视要认识到学校加强毒品预防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到毒品的巨大危害性,将毒品预防教育纳入日常的行为教育和思想教育及健康教育之中。我国当前的毒品形势我国所处的外部毒品环境2.国内吸食毒品人数日益增多,毒品消费市场持续扩大。吸食毒品人群从社会底层向上层发展演艺界、公众人物和公务员成新的重灾区2.国家高度重视第一个里程碑: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关于严禁鸦片烟毒的通令》毛泽东同志批示:打下毒贩威风,是更能教育人民的事情。第二个里程碑:1990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禁毒的决定》邓小平指出: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要注意很好地抓,坚决取缔和打击,决不能任其发展。第三个里程碑:1998年5月至7月,中央政治局七大常委观看全国禁毒展览江泽民指出:现在不把吸毒、贩毒问题解决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涉及到中华民族兴衰的问题,这不是危言耸听,必须提高到这样高度认识。第四个里程碑:2007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logo胡锦涛指出:既要加强禁毒宣传,又要加大打击制毒、贩毒犯罪活动的力度,同时要做好戒毒工作,综合治理,才能把这利国利民的大事办好。第五个里程碑:2014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中发[2014]6号)《意见》要求,要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重点针对青少年等易染毒群体开展毒品预防教育,实现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毒品预防教育的全覆盖。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毒品预防教育衔接机制,普及家庭防毒知识,强化社区禁毒宣传教育。《意见》要求,要把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国民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平安城市、文明城市(村镇、单位)创建内容,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在全社会营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禁毒氛围。0102012015年6月26日“禁毒工作造福人民,我们共产党人应该有信心、有能力把这项工作做好,并且要把禁毒工作作为象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义举善举来做好。做好禁毒工作需要有坚定的意志、扎实的工作。要从青少年抓起,从广大人民群众教育和防范抓起,让广大人民群众积极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010203040506自我意识迅猛发展好奇不设防炫耀虚荣自我控制能力差,轻信谣言辨别是非能力差正处于叛逆期,逆反心理重3.青少年的身心特点盲目好奇。抱着“体会一下感觉”、“抽着玩玩”、“试一试什么味道”、“尝个新鲜”等念头。01贪慕虚荣、赶时髦,追求刺激和享乐。把吸烟、喝酒、吸毒看成是“时髦”和“享受”,认为“吸毒是有身份的象征”、“有钱有本事才吸”。这是错误的价值观。02无知和轻信。认为合成毒品是用来治病的药,不是毒品。轻信吸毒能促进睡眠等。031.个人原因青少年吸毒的原因分析赌气或逆反心理。以女性和青少年居多,“你不让我干,我偏要试试”的逆反心理,不服气、不甘心、不认同的较劲儿心理。受诱骗或胁迫。轻信谎言,被所谓的“朋友”、“哥们儿”恶意引诱,或是由贩毒分子蓄意教唆而上当受骗;贩毒者将毒品掺夹在香烟、饮料中或做成好看的药片,用来引诱青少年。自暴自弃。青少年心理尚未成熟,承受压力和挫折能力不足,学习、生活遇到困难不能有效解决,就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有意沾染坏习惯。借助吸毒逃避现实,寻求“解脱”。青少年情绪易变,遇到父母离婚、家庭破裂、亲人去世、人际冲突、升学或就业受挫,就难以承受,借助吸毒、吸烟和喝酒来麻醉自己,逃避现实,寻求安慰。01人际交往不当。青少年辨别能力弱,易受周围同学的影响,从众心理和刻意模仿能力较强,容易盲目的模仿其他的思想和行为。02处境性滥用。有学生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有学生为了在娱乐场所尽情挥洒;有学生为了缓解紧张长时间使用镇痛或镇静催眠药物而产生依赖,这种类型的滥用,称为“处境性滥用”。03家庭矛盾的长期存在和激化。这是导致家庭成员吸毒的直接原因。0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使得家庭成员产生自私、自傲或自卑、自弱等心理。02家庭成员中已有吸毒人员。最容易出现新的吸毒者。03父母离异、家庭解散。对子女漠不关心、放任自流,使青少年失去家庭的温暖产生不良心理而吸毒。042.家庭原因对禁毒教育重视不够。对毒品知识知之甚少,造成教育空白。01对成绩差的学生教育疏导不够。放任自流,甚至歧视、体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破罐子破摔的思想。02对学生关心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学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