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林徽因和梁思成生平简介
林徽因,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生于浙江杭州,出身于官宦世家。祖父林
孝恂进士出身,历官浙江金华、孝丰等地。父林长民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擅诗
文,工书法,曾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等职。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六月,徽因生
于浙江杭州,随祖父母居住。5岁,由大姑母林泽民授课发蒙。8岁,移居上海,
入虹口爱国小学学习。1916年,因父在北洋政府任职,举家迁往北京。她就读于
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1920年4月,随父游历欧洲,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
筑师影响,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诗人徐志摩,对新诗
产生浓厚兴趣。翌年,随父回国,仍到培华女中续学。1923年,徐志摩、胡适等
人在北京成立新月社,徽因常常参加新月社举办的文艺活动,曾登台演出印度诗人
泰戈尔的诗剧《齐德拉》,饰演主角齐德拉公主,台词全用英语。她流利的英语和
俊秀的扮相,在文艺界留下深刻印象。1924年6月,林徽因和梁启超长子梁思成
同时赴美攻读建筑学。由于当时美国宾州大学建筑系不收女生,她改入该校美术学
院,而主要仍选修建筑系的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1927年夏,从美术学院毕
业后,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结
婚。8月,夫妻偕同回国,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林徽因在到职前先回福州
探亲,曾应福州师范学校和英华中学之请,作《建筑与文学》和《园林建筑艺术》
的演讲。又为其叔林天民设计福州东街文艺剧场。翌年,到东北大学讲授《雕饰
史》和专业英语。
从1930年到1945年,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二人共同走了中国的15个省,200多
个县,考察测绘了200多处古建筑物,很多古建筑就是通过他们的考察得到了世
界、全国的认识,从此加以保护。比如像河北赵州石桥、山西的应县木塔、五台山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佛光寺等。也正是由于在山西的数次古建筑考察,使梁思成破解了中国古建筑结
构的奥秘,完成了对《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解读。
1931年,她受聘于北平中国营造学社。次年,为北平大学设计地质馆和灰楼学
生宿舍。在此后数年中,她多次深入晋、冀、鲁、豫、浙各省,实地调查勘测了数
十处古代建筑,单独或与梁思成合作发表了《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平郊建
筑杂录》、《晋汾古建筑调查纪略》等有关建筑的论文和调查报告,还为署名梁思
成的《清式营造则例》一书写了绪论。这是一本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必读的重要工具
书。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
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以后几
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
先后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
诗多数是以个人情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
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曾
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学》课林徽因、泰戈尔、徐志摩
程,负责编辑《大公报?文艺丛刊?小说选》,还担任《文学杂志》的编委。她经常
参加北平文学界读诗会等活动。1936年,平津各大学及文化界发表《平津文化界
对时局宣言》,向国民政府提出抗日救亡的八项要求,徽因是文艺界的发起人之
一。在林徽因的著作中,建筑学家的科学精神和作家的文学气质揉合得浑然一
体。她的学术论文和调查报告,不仅有严谨的科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