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青岛国开实验中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练习及详细答案模拟试题
一、诗歌鉴赏
1.阅读下面唐诗,完成各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唐)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这首诗的体裁属于近体诗中的________,题目中能涵盖全诗内容的词语是,触动诗人情思的景物有________
(2)这首诗的巧妙之处在于眼前之景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答案】(1)七言绝句;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2)诗人写自己与湖上亭道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亭边的杨柳和藤蔓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来牵扯自己的衣服,黄莺俨然已成了故友,频频啼叫着和他告别,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解析】【分析】(1)这首诗共有四句话,每句话有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结合全诗内容分析,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来辞别往日最喜爱的湖上亭。微风中,亭边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襟,不让我离去。这情景真叫人愁牵恨惹,不胜留恋;住了这么久了,亭边柳树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即将分离的时刻,别情依依,鸣声悠悠,动人心弦,使人久久难于平静……据此可知题目中能涵盖全诗内容的词语是别,触动诗人情思的景物有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2)结合诗句分析,诗中的一切,无不具有生命,带有情感。诗人对湖上亭的一草一木是如此深情,以致在他眼里不只是自己不忍与柳条、藤蔓、黄莺作别,柳条、藤蔓、黄莺也象他一样无限痴情,难舍难分。他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交融、彼此两忘的地步。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据此分析答题,意对即可。
故答案为:⑴七言绝句,春风、柳条、藤蔓、黄莺
⑵诗人写自己与湖上亭道别,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景物以人的感情。亭边的杨柳和藤蔓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来牵扯自己的衣服,黄莺俨然已成了故友,频频啼叫着和他告别,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点评】⑴本题考查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和理解诗歌内容和感情的能力。平时学习是要熟练记忆有关诗歌的文学常识。然后再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和情感的基础上筛选出恰当的内容即可。
⑵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景交融表现手法的能力。情景交融法,是指在所描写的景物之中融入作者主观感情的写作方法。运用这种方法作文,能使情与景高度融合,所写的景融入感情色彩,所抒发的感情又寄托在景物之中,从而达到景中有情、情以景显、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答题时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分析。
2.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小题。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艾青
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
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
绿的草原,
绿的草原,草原上流着
新鲜的乳液似的烟……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
(1)联系原著中整首诗歌,说说在这首诗歌中,“黎明”和“灯光”各有什么象征意义?
(2)请结合选文,分析艾青诗歌语言的特点。
(3)结合“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等诗句,分析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答案】(1)“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
(2)①语言简洁明快,有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运用反复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真切感。如:啊,当黎明穿上白衣的时候,/田野是多么新鲜!”这两句诗,是诗人直呼而出的,直率,毫无掩饰,毫不掩饰地抒发诗人对黎明时田野景色的崇敬之情。(又如:两个“看”字:前一个“看”字,是引起读者注意,而后一个“看”字,则是一种感叹,份量很重,似乎有斩钉截铁之力。)②不拘形式,选词精心,诗句的层次感分明(诗中有画)。如“紫蓝的”、“青灰的”、“绿的”等词的精心安排。“紫蓝的林子与林子之间,/由青灰的山坡到青灰的山坡,/绿的草原,绿的草原……”这些有层次的诗句,展示了画面的层次感。
(3)诗人通过抒写对黎明时田野景色的崇敬和向往,借助歌颂黎明——光,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解析】【分析】(1)结合诗歌诗歌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黎明”和“灯光”这两个意象的象征意义,?《当黎明穿上了白衣》写于1932年1月25日由巴黎到马赛的路上,这首诗是写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看,/微黄的灯光,/正在电杆上颤栗它的最后的时间。/看!这也是黎明时的景色,但已不仅是景色,而有了更深刻的哲理性的含意。灯光,在夜里是辉煌的,为田野照明,为行人指路。但当黎明到来的时候,灯
本人在医药行业摸爬滚打10年,做过实验室QC,仪器公司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擅长解答实验室仪器问题,现为一家制药企业仪器管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