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药防治情志病
要点概括:1.情志病概念;2.情志病的病理生理特点;3.七情致病特点与临床表现;4.情志病的防治原则;5.常用的中药治疗;6.《金匱要略》中治疗情志病的方法。
人在认识周围事物或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对任何人、事、物都不是无动于衷,而总是表现出一定的情感,例如:喜爱与厌恶,高兴或悲伤,愉快或忧愁,振奋或恐惧,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雨后青山分外明。”人在高兴的时候,不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感到称心如意,精神百倍;而在悲哀之时,会感到一切无望,心灰意冷,认为周围事物都死气沉沉,甚至伤心追泪或绝望,中医历来十分重视情志致病和对疾病的影响,历代医家主张:“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凡心之病当须用心药治才能见效。前言
基本概念始于《礼记》,至元代一直独立使用,并不和用。《说文解字》解“志”为“意”。情志是中医学对情绪的特有称谓,也是中医七情学说的核心概念。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情志
基本概念情志有异,影响脏腑等气机和功能的正常运行,致人生病。情志致病萌芽于春秋,奠基至两汉,定型于宋金元,深化于明清时期。明名医张仲景于《类经》首列“情志九气”,并首提“情志病”之名。古代文献中,情志异常疾病命名主要涉及“癫”“狂”“痈”“郁”“惊悸”“脏躁”“梅核气”及“百合”等,而对情志异常疾病的临床症状描述则主要涉及“郑声”“重言”“妄言”“妄闻”“妄见”“健忘”“不欲闻人之声”“心神恍惚”等。而情志为病影响患者身心两面,相比一般疾病更为棘手,非药石可简单调之。情志病
典型情志病证情志病包括:⑴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⑵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⑶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并且其病情也随其情绪变化而有相应的变化。如现代临床常见的抑郁症、焦虑症等多属于此类范畴
常见情志病010203因情志刺激而发的病证,如郁证、癫、狂等因情志刺激而诱发的病证,如胸痹、真心痛、眩晕(高血压病)等身心疾病;其他原因所致但具有情志异常表现的病证,如消渴、恶性肿瘤、慢性肝胆疾病等,大都有异常的情志表现。
情志与脏腑中医学认为情志与人体脏腑关系密切,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有密切关系。人有复杂多样的心理活动,总结归纳起来可以分为喜、怒、忧、思、悲、恐、惊,即七情。七情与人体五脏相对应,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中医认为不同的情志异常致病时各自影响不同的脏腑,如喜伤心、怒伤肝、思伤脾、悲忧伤肺、惊恐伤肾。生理病理特点
情志与气血情志与气《素问·举痛论篇》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气机失调是情志致病的本质。情志与血血的正常运行,有赖于气的推动作用和固摄作用之间的协调平衡,同时依赖于脏腑功能的协调平衡。生理病理特点
10
喜喜为心志,心能表达人的喜悦之情。心主血,喜悦时人体气血运行加速,面色红润,御寒能力,抗病能力提高,患心脑血管病的可能下降。心主神明,愉悦时,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创造力增强。心开窍于舌,高兴时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语言流畅动听等。心与小肠相表里,故人在高兴时也胃口大开,久则心宽体胖。
喜伤心“心主喜,喜伤心”,“喜则气缓”。气缓包括缓和紧张情绪和使心气涣散两个含义。前者为正常的生理功能,后者确因过喜而伤及心脉,致使血脉迟缓,心气涣散不收。临床可见心悸不安,倦怠无力,精神不集中,甚则失神癫狂等症。
怒为肝志,肝能表达人的愤怒之情志活动。怒是个人的意志和活动遭到挫折或某些目的不能达到时,所表现的,以紧张情绪为主的一种情志活动。怒既有积极的一面,战前动员要鼓舞战士的士气,激起战士对敌人的仇恨和愤怒,使之在战斗时化为巨大的战斗力,怒又有消极的一面,对个人和社会产生消极和不良的影响。暂时而轻度的发怒,能使压抑的情绪得到发泄,从而缓解紧张的精神状态,有助于人体气机的疏泄条达,以维持体内环境的平衡。怒
“肝主怒,怒伤肝”、“怒则气上”。肝主疏泄喜于条达,因过怒而伤肝,则使气冲上逆,血随气涌,并走于上。临床可见头晕头痛,面红目赤,目眩耳鸣,甚则咯血呕血或昏扑不省人事等。怒伤肝
忧(悲)忧(悲)为肺志,古代医家对忧愁的患者仔细观察分析后发现,肺是表达人的忧愁、悲伤的情志活动的主要器官。肺开窍于鼻,肺主气,为声音之总司。当人因因忧愁而哭泣时,会痛哭流涕,忧愁悲伤哭泣过多会导致声音嘶哑,呼吸急促等。肺主皮毛,故忧愁会使人的面部皱纹增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