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棉花铃病的生物防治方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棉花铃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1.拮抗微生物的利用

真菌拮抗剂:

作用方式:木霉菌作为广为人知的生防菌,能在棉花植株表面定殖,与引发棉花铃病的致病真菌展开激烈的生存竞争。从营养竞争角度来看,棉花植株表面的营养资源有限,木霉菌凭借其强大的营养摄取能力,快速吸收碳源、氮源等关键营养物质,使致病真菌因缺乏养分而生长受限。在空间竞争方面,木霉菌抢先占据棉花铃表面的附着位点,让致病真菌难以附着和侵入。同时,木霉菌还能产生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等多种酶类。几丁质是许多致病真菌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几丁质酶能够特异性地分解几丁质,破坏致病真菌的细胞壁结构,使其内容物外泄,从而抑制其生长与繁殖。

现场应用示例:在新疆的棉花种植区,棉农会在棉花生长的蕾铃期,将含有木霉菌的生物农药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利用无人机进行大面积喷施。一般在铃病高发期前1-2周进行首次喷施,之后每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通过这种方式,在棉花铃表面成功建立起了木霉菌群落,显著降低了铃病的发生率。据当地农业部门统计,使用木霉菌生物农药的棉田,铃病发病率相比未使用的对照田降低了20%-30%。

细菌拮抗剂:

作用方式:枯草芽孢杆菌是常见的拮抗菌,它能够分泌多种抗菌物质,其中脂肽类物质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细胞膜上形成小孔,导致细胞内物质泄漏,从而抑制病原菌生长;抗生素则能干扰病原菌的代谢过程,如抑制蛋白质合成、破坏核酸结构等。当枯草芽孢杆菌应用于棉田后,它会在棉花铃表面迅速繁殖,形成一层肉眼不可见的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就像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挡致病细菌的入侵。此外,枯草芽孢杆菌还能产生植物激素,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促进棉花植株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增强植株的抗逆性。

现场应用示例:在黄河流域的棉花种植区,部分农户采用将枯草芽孢杆菌与有机肥混合施用的方法。他们在棉花播种前,将枯草芽孢杆菌菌剂与有机肥按照一定比例充分混合,然后施入土壤中作为基肥。在棉花生长过程中,枯草芽孢杆菌持续发挥作用,不仅减少了棉花铃病的发生,还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据农户反馈,使用这种方法后,棉花产量提高了10%-15%,棉花纤维品质也有所提升。

2.生物制剂的使用

植物提取物:

作用方式:印楝素(azadirachtin)等多种活性成分印楝素具有独特的昆虫拒食作用,当害虫接触到含有印楝素的棉花植株时,会干扰害虫的味觉感受器,使其产生厌食反应,从而减少对棉花铃的取食和破坏,降低因害虫取食导致的病原菌侵入风险。同时,印楝素对一些致病真菌和细菌具有直接的抑制作用,它可以干扰病原菌的呼吸作用、能量代谢等生理过程,阻碍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大蒜素(allicin)具有很强的抗菌和抗真菌活性,它能与病原菌细胞内的巯基化合物结合,使相关酶失去活性,从而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现场应用示例:在长江流域的棉花种植区,一些农户尝试使用大蒜提取物防治棉花铃病。他们将大蒜去皮后,按照1:10的比例加水捣碎,然后浸泡24小时,过滤得到大蒜提取液。在棉花铃病发病初期,将大蒜提取液稀释50-100倍后进行叶面喷施,每隔5-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3-4次。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棉花铃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同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农产品残留风险。

噬菌体疗法:

作用方式:噬菌体(Bacteriophages)是一类专门用于检测真菌的病毒,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当棉花铃病由特定的致病细菌引起时,科研人员可以从土壤、水体等环境中筛选出能够特异性侵染该致病细菌的噬菌体。噬菌体通过其特殊的结构,识别并吸附在致病细菌的表面,然后将自身的遗传物质注入细菌细胞内。在细菌细胞内,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利用细菌的代谢系统进行大量复制,合成新的噬菌体颗粒。随着噬菌体数量的不断增加,细菌细胞最终会因内部压力过大而裂解,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又可以继续侵染周围的致病细菌,从而有效降低致病细菌的种群数量,控制棉花铃病的传播。

现场应用示例:在国外的一些棉花种植地区,科研人员针对由假单胞菌引起的棉花铃病,开展了噬菌体防治试验。他们首先从感染铃病的棉花植株上分离出致病的假单胞菌,然后从当地土壤中筛选出对应的噬菌体。经过大量培养后,将噬菌体稀释成合适的浓度,在棉花铃病发病初期进行喷雾施用。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噬菌体处理的棉田,铃病发病率显著低于未处理的对照田,且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没有负面影响。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噬菌体的特异性,确保其只针对目标致病细菌,避免对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群落造成破坏。

3.增强植物免疫力

诱发系统阻力(ISR):

作用方式:荧光假单胞菌的某些菌株可以在棉花植株根际定殖,与棉花植株建立起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当荧光假单胞菌感知到外界环境中的病原菌信号时,会通过一系列的信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