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萧德藻《吴五百》原文及翻译译文 .docxVIP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Word

PAGE

PAGE1

萧德藻《吴五百》原文及翻译译文

1、萧德藻《吴五百》原文及翻译译文

萧德藻《吴五百》原文及翻译萧德藻

原文:

吴名憃2,南兰陵为寓言靳之曰3:淮右浮屠客吴4,日饮于市,醉而狂,攘臂突市人5,行者皆避。市卒以闻吴牧6,牧录而械之,为符移授五百7,使护而返之淮右。五百诟浮屠曰8:“狂髡9,坐尔乃有千里役10,吾且尔苦也11。”每未晨,蹴之即道12,执扑驱其后13,不得休;夜则絷其足。至奔牛埭14,浮屠出腰间金市斗酒夜15,醉五百而髡其首,解墨衣衣之,且加之枷而絷焉,颓壁而逃。明日,日既昳16,五百乃醒,寂不见浮屠,顾壁己颓。曰:“嘻,其遁矣!”既而视其身之衣则墨,惊循其首则不发17,又械且絷,不能出户,大呼逆旅中曰18:“狂髡故在此,独失我耳!”

客每见吴人辄道此19,吴人亦自笑也。

千岩老人曰20:是殆非寓言也,世之失我者岂独吴五百哉!生而有此我也,均也,是不为荣悴有加损焉者也21。所寄以见荣悴22,乃皆外物,非所谓傥来者邪23?曩悴而今荣,傥来集其身者日以盛,而顾揖步趋24,亦日随所寄而改;曩与之处者今视之良非昔人,而其自视亦殆非复故我也。是其与吴五百果有间否哉?吾故人或骎骎华要25,当书此遗之。

【解释】1吴:江苏一带古为吴国地,故别称“吴”。五百,亦作“伍佰”,古代衙门中的役卒。2惷(chong充):愚笨。3南兰陵:侨郡名,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家庭世居兰陵(在今山东),随晋室东迁,遂谓南兰际人。此处假托有那么一位南兰陵人,实即自己。靳:耻笑,嘲笑。4淮古:地区名,淮河上游地区。浮图:梵语译音,此指和尚。5攘(rang壤)臂:卷袖伸臂,发怒的样子。6牧:州郡的长官。7符:符信。移:古代平行机关之间往来的公文。8诟(gou够):辱骂。9髡(kun昆):剃去头发,此指无发的和尚。10坐:因。11尔苦:即苦尔,使你吃苦头。12蹴(cu促):踢。13扑,板子。14奔牛埭(dai代):地名。15市:买。16昳(die迭):太阳过午偏斜。17循:顺着摸。18逆旅:旅馆。19客:外地人。20千岩老人:家于乌程县,其地千岩竞秀,故自号千岩老人。21荣:富贵荣华。悴:贫贱潦倒。22寄:依托,凭借。23傥(tang倘)来者:偶然得来的东西。24揖:作揖。步:走。趋:快步走。顾揖步趋,指人的仪容举止。25駸駸(qin侵):马疾奔的样子,这里是骤然之意。华要:获荣华,居显要。

译文:

吴地人以愚笨著称,有一位南兰陵人写了一则寓言来嘲笑他们。寓言说的是:有一位淮右的和尚旅居吴地,每天在街上喝酒,醉后失去理智,卷起衣袖,伸出臂膀,冲撞街上的人,行人都急急避开。街上的差役把这件事禀告吴地的长官,长官记录下和尚的罪行,并给他加上枷锁,写好有印信的公文交给一位衙役,派这位衙役护送,将和尚遣返淮右。衙役辱骂和尚说:“疯和尚,因为你才有我这趟远涉千里的苦差事,我将要让你吃苦头。”每天天不亮,就踢醒和尚上路,拿着板子在后面驱赶,不能停下休息,晚上则将和尚的两脚捆起来。到了奔牛埭,和尚拿出腰间的钱买了一斗酒,晚上,灌醉衙役,剃光他的头发,脱下自己的黑僧衣给他穿上,并且用枷锁把他锁起来,用绳子把他绑结实,然后打坏墙壁逃走了。第二天,太阳已经西斜,衙役才醒过,客房空空的,不见了和尚,一看墙壁已坏,失声道:“哎哟,他已经逃走了!”回过头来一看身上的衣服,则是黑色的僧袍,一摸头上,则光光的没有了头发,不禁大吃一惊,并且还被锁住和捆绑,不能出门,于是在旅馆中大呼:“疯和尚仍在这里,只是我自己不见了啊!”

外地人每次见到吴人就谈这个故事,吴人自己也觉得可笑。

千岩老人说:这恐怕并不是寓言,世间丢失自己的难道只有吴地的衙役吗?生下来时有这样一个我,这是人人平等的,并不因为地位高就增加什么,地位低就减少什么。凭借着表现地位高低的,都是身外之物,不就是那些所谓偶然得来的东西吗?从前贫贱而如今富贵,偶然得来的权势、官位等物集聚在身上,一天比一天增加,而仪容举止也随着所凭借的这些一天天改变;从前与他相处的人如今看他已确实不是从前的哪个他,而他自己看自己恐怕也不再把自己看作从前的那个我,如此这般,这种人与吴五百“失我”真的有区别没有呢?我的老朋友中有人很快得到显要官职,应当写下这些送给他。

2、《南史·萧颖胄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南史·萧颖胄传》原文及翻译南史

原文:

萧颖胄,字云长,弘厚有父风。起家秘书郎。高帝谓萧赤斧曰:“颖胄轻朱被身,觉其趋进转在美,足慰人意。”迁太子舍人。遭父丧,感脚疾。数年然后能行,武帝有诏慰勉之,赐以医药。

颖胄好文义,弟颖基好武勇。武帝登烽火楼,诏群臣赋诗。颖宵诗合旨。

文档评论(0)

荣辉书店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荣辉书店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