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pdf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 专题练习题(含答案) .pdf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文言文对比阅读专题练习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学习任务。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

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嘉祐二年,始举进士至京师,则范公殁,既葬而墓碑出,读之至流涔,曰:“吾得其为人。”盖十

有五年而不一见其面,岂非命也欤?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

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其后三年,过许,始识公之仲子今丞相尧夫①。又六年,始见其叔彝

叟②京师。又十一年,遂与其季德孺③同僚于徐。皆一见如旧,且以公遗稿见扈为叙。又十三年,乃

审为之。

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④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

十七年矣。彼三杰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

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北宋•苏轼《范文正公集叙》节选)

【丙】

江上渔⑤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鲸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注释】①尧夫:范纯仁,字尧夫。范仲淹次子。②彝叟:范纯礼,字彝叟,范仲淹第三子。

③德孺:范纯粹,字德孺,范仲淹第四子。④待:依靠。⑤此诗是范仲淹于北宋景祐元年(1034

年)主政苏州时,为治理水患,在苏州一带察看水情时所作。

1•用“尸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彼三杰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

2.请根据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

文言字词方法关联点解释

读之至流遇勾连成语法痛哭流涕①_________

且以公遗稿见扈为叙课内迁移法属予作文以记之②______________

“克”有以下义项:①能够②战胜③_________

乃靠为之查阅字典法

③克制④约定或限定(时间)(填序号)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叙而传。

4.“渔夫”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被赋予隐士的形象,但范仲淹《江上渔》里的“渔夫”却另有内涵。

请根据提示,补充下列表格。

诗句创作背景渔夫形象探究结果

青箸笠,绿蓑衣,不同的内涵源于不同

驾舟访友,即兴唱和从容自适,悠然脱俗

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关注点。张志和、

孤舟蓑笠翁,独钓柳宗元笔下的“渔夫”

谪居永州,寄情山水①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档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文档创作者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