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血液途径第21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版权所有—国际劳工组织 母婴传播:怀孕期间、生育过程、哺乳期间(血液、乳汁)如何感染?第22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母婴传播宫内感染生产过程感染母乳喂养感染发生机率为13-50%HIV传播途径第一版块艾滋病第23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24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共用牙刷、剃须刀、修脚刀徒手接触他人的血液消毒不严的针具、牙科治疗器械美容、穿耳、文身可能传播艾滋病的途径第25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HIV传播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有大量的病毒从感染者体内排出。
排出的病毒要经过一定方式传递给他人。
有足量的病毒进入体内。日常生活接触是不会传播艾滋病(下图)第26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一版块艾滋病无效的HIV传播途径不会传染的途径日常接触、共用马桶、蚊虫叮咬、呼吸感染者屋里的空气、与感染者一起工作、进餐或探访感染者等第27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艾滋病的临床表现第28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急性感染期HIV侵入后2—6周出现,持续约2周自行消失。(2)、潜伏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但可检测到HIV抗体。由数月至数年,取决于入侵HIV的量。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是预防控制艾滋病的难点之一!第29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全身持续性淋巴结肿大期出现淋巴结肿大、持续性发热、腹泻、原因不明的体重减轻、乏力、头痛、盗汗等。(4)、艾滋病期机会性感染和继发性肿瘤(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结核、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第30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艾滋病的诊断与治疗(1)诊断:抗体检测已感染,但检测不到抗体的时期。窗口期:无偿献血制度能否确保临床用血的安全?偶尔发生高危行为,要过多久才能放心?第31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的整个临床过程,大致可分为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发病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毒一旦进入人体,这个人就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这一阶段感染者免疫功能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第二阶段:随着病毒在人体内的复制,感染者的免疫系统被逐渐破坏,产生一系列疾病症状,这时,感染者就成为了艾滋病病人。第32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易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行为包括:发生过未使用安全套的高危险性行为,如与感染者的性行为、多性伴、男男性行为、遭强暴等;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到非法采血点卖过血,怀疑就医时接受过不安全注射或输血;性伴侣中有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性病的人。第33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艾滋病的治疗●HIV大量复制,导致机体免疫功能极度衰竭。●患者可以同时存在多种感染,病情严重而复杂迄今尚无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目前的治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体内的病毒。但在欧洲国家施行抗病毒治疗措施4年可使艾滋病死亡率降低了80%。●患者的心理处于崩溃状态,难以补充营养疗效不好的原因:第34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辅助治疗2)对症治疗1)抗病毒治疗——联合用药(鸡尾酒疗法)治疗原则4)心理辅导和支持第35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6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37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6.艾滋病的预防与控制个人的预防措施●性传播:ABC原则A——abstinence:禁欲B——befaithful:忠诚C——condom:安全套安全套只是降低了风险,并非万无一失!第38页,共57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血液传播:拒绝毒品,预防经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吸毒是一种违法行为。——毒品使人丧失理智、成瘾,从而极易发生感染艾滋病的高危行为。——交友不慎、好奇、不相信毒品的严重危害、不重视自己生命的价值,是导致青少年一步步走向吸毒的主要原因。坚决拒绝尝试毒品,在诱惑面前说“不”是抵制毒品的重要一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