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PAGE
PAGE1
国家开放大学行政管理本科《行政领导学》期末纸质考试资料
★试题:我国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与本质特征
三、我国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与本质特征
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夺取政权之后,建立了丰富多样的政权组织形式。从历史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体制模式有巴黎公社政权形式、苏维埃政权形式及南斯拉夫的社区自治形式等。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社会主义领导体制的一种,不仅是符合领导体制发展变化规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凸显出强烈的时代与国情特点。
(一)我国领导体制的历史沿革
自秦朝以来,我国基本上都是中央集权制,即“历代都行秦政事”。国民政府也是采取这种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宪法规定,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领导体制演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6年,领导体制的基本确立阶段。1949年,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政权机关,同时确定了中央两级政府领导体制与大行政区制度,即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行使国家权力,政务院为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对下统一领导全国各级地方人民政府的工作。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它的常设机关。国务院作为最高国家行政机关,统一领导全国地方各级行政机关的工作。同年,强化了党对国家行政事务实行一元化领导的原则,在各级行政领导机关建立和加强党的组织,统一领导行政部门的工作。
第二阶段:1956-1966年,对领导体制进行探索与调整并走向集权化阶段。这一阶段,领体制朝着适应于阶级斗争的、集权化的方向演变。在横向方面,党中央和各级党委一般通过政府、司法机关和人民团体的党组织,直接发布有关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其他事务的具体指示与命令。在纵向方面,一些重要的经济计划权、干部管理权主要集中在中共中央与国务院,使党的一元化领导逐步发展为集权化的领导模式。
第三阶段:1966-1976年,领导体制的混乱与畸形阶段。在权力分配上,行政领导权集中于“文化革命小组”。在组织结构上,各地方、政府部门和基层单位纷纷建立起“革命委员会”,包揽了党务、行政、司法诸项工作。
第四阶段:1976年以来,领导体制的改革发展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一阶段领导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党政领导实行分任制,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的一部分成员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地方各级党委的第一书记一般不再兼任政府的主要负责工作;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开始试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定行政会议为政府机关和各企事业单位集体决策的组织形式;恢复行政领导的监督体系,重新设立国家监察部;规定党必须保证国家的立法、司法、行政机关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进行了机构的精简合并与城市机构改革试点;调整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关系,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主权;在农村,建立了乡镇政权,尝试普遍开展基层民主选举等。
(二)我国领导体制的本质特征
我国领导体制在本质上是社会主义的领导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具体来说,它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人民群众的主人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是我国领导体制的基础。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结成了爱国统一战线,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民主党派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令的贯彻、实施与监督,享有宪法规定的政治自由、组织独立和法律上平等的地位。这一制度是我国领导体制的鲜明特色之一。
3.以民主集中制为原则的领导体制
我国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实行领导和管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从纵向领导关系上看,我国长期形成自上而下的领导系统,主要的领导决策权力集中在中央和国务院,以下的各级机关被层层授权,分别拥有一定权力。其次,从横向领导关系上看,我国实行的是统一的一元化的领导体制。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一切领导机关都要服从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在权力关系上,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构成了从地方基层到中央的领导体系。这种权力机关的体系是其他国家机关的基础,其他国家机关都要向它负责,并接受它的监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