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 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 腊八粥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2腊八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腊八粥》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主题为“外国文学名著”,旨在引导学生阅读不同国家、不同风格的经典文学作品,拓宽文学视野,初步学习如何阅读长篇作品。《腊八粥》虽出自中国作家沈从文之手,但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为学生打开了解传统文化习俗的一扇窗,也为后续接触外国文学作品做铺垫。

文章围绕“腊八粥”展开,细腻地描写了八儿等粥、喝粥的过程,将八儿的馋样儿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现出腊八粥在人们心中的特殊地位,饱含着亲情与温暖。语言质朴、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多处细节描写、心理描写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着那份对美食的渴望以及家庭生活的温馨,易于引发学生的共鸣,是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优质文本。

二、教学目标

会写“腊、粥”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腊八粥、感觉”等词语,理解“孥孥、嘟囔”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抓关键语句、品析细节描写,体会八儿的心理变化过程,感受八儿一家的温馨。

学习作者通过细致描写展现民俗风情的写作方法,能仿照课文,描写一种自己喜爱的食物,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梳理八儿等粥、喝粥的过程,抓住描写八儿的语句,体会他的馋样与心理变化。

感受作者笔下腊八粥的美味以及文中蕴含的亲情。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如何运用细腻描写将普通的腊八粥写得引人垂涎,学习这种写作手法并加以运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读写结合法。讲授法用于生字词教学、背景知识介绍等,确保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朗读法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情感、感受语言魅力;讨论法促进学生思维碰撞,深入理解文本;读写结合法实现以读促写,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播放一段关于腊八粥制作过程的视频,视频中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各种食材在锅里翻滚,色泽诱人。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是不是觉得腊八粥特别诱人,恨不得马上尝一口?”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腊八粥的初印象。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视频,瞬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腊八粥的兴趣,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为学习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顺势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作家沈从文笔下的《腊八粥》,看看他笔下的腊八粥有着怎样独特的魅力,让人们如此期盼。”板书课题:腊八粥。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教师巡视,观察学生朗读情况,及时给予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朗读,熟悉课文内容,初步感知文本,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巡视可了解学生的预习及认读生字词情况,以便后续有针对性地教学。

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生字词:“腊、粥、腻、咽、匙、搅、稠、嘟、囔、肿、熬、褐、缸、脏、筷”,指名学生认读,正音,重点强调“匙”是多音字,在“汤匙”中读“chí”,在“钥匙”中读“shi”;“咽”在表示“使嘴里的食物或别的东西通过咽头到食管里去”时读“yàn”,如“吞咽”,在表示“口腔后部主要由肌肉和黏膜构成的管子”时读“yān”,如“咽喉”,在表示“声音受阻而低沉”时读“yè”,如“呜咽”。

开火车读词语“腊八粥、感觉、沸腾、何况、搅和、资格、可靠、罢了、要不然、猜想、肿胀、惊异、粉碎、总之”,及时纠正错误读音。

理解词语意思,对于较难理解的“孥孥”“嘟囔”,教师结合语境进行讲解,“孥孥”在文中是妈妈对孩子的昵称;“嘟囔”指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嘟囔的场景,加深理解。

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腊八粥写了哪两件事?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引导概括:课文主要写了八儿等粥和八儿喝粥这两件事。

设计意图:默读有助于学生静心思考,概括两件事锻炼学生提炼关键信息、归纳总结的能力,对课文整体框架有清晰认识,为后续深入分析做准备。

(三)精读课文——等粥之馋

再读课文,画出描写八儿等粥时表现的句子,并用不同符号标注出描写八儿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的词句,小组内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圈画、批注的阅读习惯,小组交流促进学生思维碰撞,相互学习,深入探究八儿等粥时的状态。

全班交流汇报,重点赏析。

出示句子:“初学喊爸爸的小孩子,会出门叫洋车了的大孩子,嘴巴上长了许多白胡胡的老孩子,提到腊八粥,谁不是嘴里就立时生一种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呢。”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开篇为什么不直接写八儿,而是写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腊八粥的反应?学生讨论后回答,教师总结:运用排比手法,列举了小孩子、大孩子、老孩子,涵盖各个年龄段,说明腊八粥深受人们喜爱,勾起大家心底对腊八粥的渴望,为引出八儿盼粥做铺垫,同时这种普遍的喜爱也侧面烘托出腊八粥的美味诱人。

品读句子:“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

文档评论(0)

153****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