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docx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2.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白塔中学高2024级高一上期第一次考试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24小题,每小题3分,共72分)

1.经过几代学者的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据此可知()

A.黄河流域文明起源较早 B.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C.中华文明的多元化特点 D.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自禹、启以来,中国古史上已有中央共主传世相承千年之久。虽王朝有夏商之别,政治演进,则仍是一脉相承。这表明当时()

A.中央集权制度源远流长 B.早期国家发展呈连续性

C.分封制成熟于夏商时期 D.夏商周帝王系一脉相承

3.研究发现,猪、狗、鸡常见于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与定居农业生产方式相关;马、牛、羊多见于青铜时代文化遗址,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直到夏商周三代,六畜的说法才逐渐齐备。这表明夏商周时期()

A.是中国古代农业的起源时期 B.农业文明引领游牧文明发展

C.农业养殖起源并得到了发展 D.农牧文明在交流融合中发展

4.《礼记·礼运》称禹之前为“大同”之世,禹以后为“小康”之世。前者的特点是“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后者则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这一变化是()

A.从民主制向皇帝制的转变 B.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

C.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 D.从禅让制向世袭制的转变

5.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旦、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我们弟兄迁移美国,每家也都有历代祖先名讳挂轴,至少在除夕和元旦会遥祭”。影响这种观念产生的制度是

A.内外服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乡里制

6.西周建立后,周王分封臣服的殷人及原来的殷之方国,同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就是封邦建国体制。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指的是()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宗法制

7.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有包含士冠礼、士昏礼、乡射礼、公食大夫礼、特牲馈食礼等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礼仪,在内容与形式中贯通了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和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观念,从而起到了维护秩序和制度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表明当时()

A.神权政治色彩浓厚 B.儒家学说地位上升

C.国家一体局面形成 D.礼制与政治相结合

8.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A.诸侯纷争激烈 B.华夷观念有别 C.习俗礼仪各异 D.华夏同源共祖

9.据初步统计,秦、楚、齐、燕、赵、魏、韩诸国的广大地区都有铁器出土,其中铁农具种类很多,有铧、锄、铲、耙等。这表明()

A.春秋时期铁器冶铸工艺先进 B.战国时期冶铁业得到发展

C.我国拥有当时最先进冶铁业 D.战国时期社会分工更加细密

10.进入春秋以后,郑国开垦了“蓬蒿藜藿”之地;晋国开垦了狐狸豺狼所居“南鄙之田”;朱郑之间的“隙地”(可垦而未垦之地),也在被压榨的奴隶的辛勤劳动下开垦出来。上述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春秋奴隶制发展成熟 B.土地国有制度的瓦解

C.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畜力与铁农具的使用

11.先秦时期,墨子主张尚贤,孔子认为举贤不避亲;墨子强调尚同,孔子则承认政治社会有阶级之分;墨子主张“兼爱”,孔子认为爱有差等。这主要反映了两者()

A.所处政治环境不同 B.阶级立场的差异

C.政治思想完全对立 D.都强调道德教育

12.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学派都著书立说,议论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批判,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各家本质上“争”的是()

A.国家的治理方略 B.国家统一的方式

C.国家最高统治权 D.单纯的学术问题

13.公元前256年,在“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思想的指导下,秦昭(襄)王任命蜀郡郡守李冰父子主持修建都江堰,一举将水旱灾害十分严重的成都平原建成秦国统一天下的军事粮仓。由此可见,秦国修建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

A.便利商品贸易流通 B.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C.治理长江洪水泛滥 D.服务于战争的需要

14.秦朝乡官中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徽等,职能涵盖百姓的人身、赋役、治安和精神各个领域,其中三老掌教化,有秩掌听讼、收税、差役等,啬夫职掌与有秩相同,游徽掌巡察、逐捕盗贼。秦朝的乡官制度()

A.加强了地方基层自治 B.形成了权力制衡机制

C.实现了农村地区稳定 D.完善了地方治理体系

15.下图反映了秦朝建立后修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3****3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