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2 古诗三首 精华版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对经典诗歌的喜爱之情。

语言运用: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

审美创造:通过对诗歌的学习,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诗歌,感受诗歌表现的精神品格,感受诗歌的魅力。

课前解析

关注古诗:《芙蓉楼送辛渐》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前两句写景,景中藏情;后两句言志,写的是自己。这首诗构思别致,既写了与朋友的离情别绪,又写了自己的志向与品格。《塞下曲》是一首边塞诗。诗人描述了一个精彩的边塞战斗场景,赞扬了戍边将士的英勇威武,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墨梅》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墨梅自喻,表达了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关注学习古诗的方法:1.借助文中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2.根据注释,从字面意思理解诗意。

教学目标

1.认识“芙、蓉”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单”,会写“芙、蓉”等5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芙蓉楼送辛渐》。(重点)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句表现的精神品格。(重难点)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1.认识“芙、蓉、洛”3个生字,会写“芙、蓉、洛、壶”4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芙蓉楼送辛渐》。

3.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冰心、玉壶”等词语的意思。

4.感受诗人与友人的离情别意,以及诗人洁身自好的志向和品格。

一、了解作者,导入情境

1.教师导入: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出示课件3)

2.教师出示课文题目并板书(板书:芙蓉楼送辛渐)。学生齐读题目。

(1)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齐读古诗题目,并说说题目包含哪些信息。(出示课件4)

预设:“送”是“送别”的意思。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地点在芙蓉楼;送别对象是辛渐。

(2)教师追问:谁能用完整的话来说一说题目的意思。

预设:诗人在芙蓉楼送别辛渐。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切入谈话,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也让学生在谈话中了解到古诗的相关内容,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学生对文本产生学习兴趣。

二、初读古诗,学习字词

1.初读古诗。(出示课件5)

(1)教师播放范读,感悟古诗的魅力。

(2)教师提出要求:自由读诗,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停顿。

2.读准字音,学写字。

教师提示:同学们,读准会写的字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首古诗,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字吧。(出示课件6)

芙蓉洛壶

(1)教师指名让学生读,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2)进行听读,纠正字词读音。

(3)对重难点字、易错字进行书写指导。(出示课件7)

“壶”字为上中下结构;部首为士。书写时上下收,中间放;注意中间横钩的横要写得长一些,托上包下。

三、品诗文,重感悟

教师提出要求:练读全诗,读好节奏。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交流。(出示课件8)

1.学生交流品读: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教师提示注释:“吴”指吴地,镇江在古代属于吴地;“平明”指天刚亮,点明时间;“楚山”泛指长江中下游北岸的山。(出示课件9)

大意: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2)教师提出问题:这两句诗描写了哪些景物?说一说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怎样的情感?(出示课件10)

预设:描写的景物有雨、江、楚山。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惜别与孤独之情。

(3)教师提出问题:王昌龄和辛渐长途跋涉后终于来到镇江,此时天色已晚,寒雨连绵,诗人怀着怎样的心情呢?你从这两句诗中的哪个字能体会到?(出示课件11)

预设1:我从“寒”这个字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很不好。秋雨连江,在夜幕之中,更显得凄清,离愁更浓。(板书:寒雨)

预设2:从“孤”这个字可以看出诗人的心情是很孤独的。楚山虽然不像人一样有感情,但诗人赋予了楚山感情。因为辛渐远去,诗人感觉“孤”零零,所以感到楚山也“孤”零零的。(板书:孤山)

教师总结:“寒”本来是说寒冷的雨,但是却更添诗人的离愁之情;“孤”赋予了山感情,寄托了诗人孤独的心情。这种在景色描写中寄托情感的手法,我们称之为“寓情于景”。(板书:离情别绪)

(4)教师提出问题:你能读懂诗人内心的惜别与孤独之情吗?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一读这两句诗吧!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感情,读准节奏。齐读,指名读。

(5)教师过渡:这首诗一半写景,另一半写诗人王昌龄临别时对辛渐的叮咛,他叮咛了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出示课件12)

2.学生交流品读: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教师提出问题:在“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中,“冰心”“玉壶

文档评论(0)

钟爱书屋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为中小学学生教育成长提供学习参考资料,学习课堂帮助学生教师更好更方便的进行学习及授课,提高趣味性,鼓励孩子自主进行学习,资料齐全,内容丰富。

认证主体韵馨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MA5G40JF6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