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ICS65.020CCSB01
DB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13/T****—2025
灰树花定点出菇技术规程
(征询意见稿)
TechnicalcodeforproductionofGrifolafrondosa
2025-**-**发布2025-**-**实施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I
DB13/T****—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河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迁西县舞茸源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娟、姬利新、彭学文、路雨翔、解文强、王强、冯芳侠、朱慧、王姣雪、冯贝晓、李宝莹、李林、郭晓宇、杨帅。
1
XX/TXXXXX—XXXX
灰树花定点出菇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灰树花(Grifolafrondosa)的产地环境,栽培前准备,菌袋制作,发菌管理,定点出菇,采收,干制、包装与贮运,病虫害防控和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灰树花的定点出菇及安全优质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必威体育精装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806.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通用安全要求GB4806.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
GB4806.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12728食用菌术语NY/T446灰树花
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658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
NY/T1731食用菌菌种良好作业规范NY/T1742食用菌菌种通用技术要求
NY/T1935食用菌栽培基质质量安全要求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
NY5099无公害食品食用菌栽培基质安全技术要求DB13/T5278地理标志产品迁西栗蘑
3术语和定义
GB/T12728所规定食用菌术语适用本文件。
3.1定点出菇
一种通过控制环境条件(温度、光照等)和特定操作,引导灰树花在菌棒(袋)特定区域发生子实体的栽培技术。
3.2仿野生栽培
原指在板栗林下搭建微型阴棚,棚内做阴畦并将灰树花菌棒置于其中覆土出菇的一种栽培模式,现泛指灰树花覆土出菇的栽培模式。
2
XX/TXXXXX—XXXX
4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2375的要求。
5栽培前准备
5.1栽培设施
采用日光温室、中拱棚、控温菇棚、工厂化菇房等多种设施栽培。栽培设施应具备控温、控湿、通风、见光和消毒防虫等调控条件,所用的建筑材料、附属材料及配套机具等应符合环保标准。
5.2栽培季节
河北省宜采用日光温室或中拱棚栽培,宜于11月~翌年2月生产菌袋,翌年5月中旬~10月出菇。若采取工厂化菇房或控温菇棚栽培,则可周年生产。
5.3品种选择
选用适于河北省栽培,菇形好、第一潮菇产量高、转潮快、抗逆性强的灰树花品种,可从具有菌种生产和销售资质的供种单位引种。
5.4主辅原料
栽培原料包括板栗木屑、棉籽壳、麦麸、玉米粉等,应符合NY/T1935的要求。5.5生产用水
培养料配制用水和出菇管理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
5.6添加剂及其他原料
应符合NY5099的要求。
5.7培养料配方
建议选用以下配方:
配方1:板栗木屑36%,棉籽壳37%,麸皮15%,山皮土10%,红糖1%,石膏1%,含水量60%~65%。
配方2:板栗木屑35%,棉籽壳30%,麦麸13%,山皮土10%,玉米粉10%,红糖1%,石膏粉1%,含水量60%~65%。
5.8菌种生产及质量要求
菌种生产过程应符合NY/T528和NY/T1731的要求。菌种质量应符合NY/T1742的要求。
6菌袋(棒)制作
6.1装袋(制棒)
采用熟料袋栽模式。按配方均匀拌料后,调含水量为65%左右,pH值6.5~7.0,用装袋机装袋。采用聚丙烯或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设计标准》编制说明.docx
- 《建筑“光储直柔”电气系统设计标准》编制说明.pdf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预制构件制造信息化技术标准》编制说明.docx
- 滨海盐碱地径流集蓄利用技术规程.docx
- 滨水慢行系统规划设计导则.docx
- 成人中线导管留置与维护规范.docx
- 成人中线导管留置与维护规范.pdf
- 地方鸡保种效果评价技术规范.docx
- 地方鸡保种效果评价技术规范.pdf
-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设计标准.pdf
- 林芝市巴宜区供水现状分析及用水量预测研究.pdf
- “互联网+”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发展研究.pdf
- 基于灰色GM(1,1)模型和一元线性回归的人口发展趋势预测——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pdf
- 滁县地区粮食生产供需平衡的前景研究.pdf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乡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对比研究——兼论乡城劳动力流迁及其影响.pdf
-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一部分专题16高频题型03有机物的推断.doc
- 2019大二轮高考总复习化学第一部分专题13高频题型02物质的分离和提纯.doc
- 老龄化背景下不同延迟退休方案对财政负担的影响分析——基于2025—2050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缺口预测数据.pdf
- 《非洲大陆教育战略(2016-2025年)》评析.pdf
- 先进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与测试技术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