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应用
定义
血浆D-二聚体(D-D)是交联纤维蛋白水解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能准确的反映体内纤溶系统的功能状态。
D-二聚体的产生机理
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是在凝血过程中,经过纤溶酶降解而产生的。在凝血过程中,纤维蛋白原在被凝血酶水解后,相继释放出纤维蛋白肽A和B,剩余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聚合物,经凝血因子ⅩⅢα和钙离子的作用后,形成不溶性稳定的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其过程是在经过一系列交联后完成的,此后所形成的纤维蛋白性质稳定,一般不再溶解即血栓,但是它可被纤溶酶降解,纤溶酶对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物产生多种复合物,其中一种就是D-二聚体,它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指标之一,是确定体内有无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的指标。陈旧性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不增高,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作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标志。
D-二聚体生成示意图
内源凝血外源凝血
FXIII
凝血酶
FXIIIa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的单体交联的纤维蛋白
FPA、FPB
纤溶酶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交联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gDPs)(FbDPs)
D–二聚体临床意义及应用
1、早期诊断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特异指标。几乎所有的深静脉血栓患者D-二聚体均呈阳性,血浆D-二聚体阴性可以排除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
2、可做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的特异指标。
3、做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脑血栓形成及预测的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及脑血栓形成时,血浆D-二聚体水平明显增高,D-二聚体检测可做为心肌梗死病情观察的一项指标,而且也是观察溶栓治疗的一种理想检测项目。此外在纤溶过程中早期检测D-二聚体可预测血栓是否会发生的风险性。
4、做为恶性与良性肿瘤的辅助诊断。
肿瘤细胞内容物中有一种高糖物质,结构类似组织因子,在代谢过程中可以显著激活凝血系统,导致血栓形成,而致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良性肿瘤生长缓慢,不易致血栓形成,D-二聚体水平不增高或增高不明显。
5、用于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的特异指标。
继发性纤溶亢进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原发性纤溶症时,D-二聚体水平不增高或略增高。
6、外科手术后造成血栓形成所致D-二聚体水平增高。
7、白血病与血栓形成。
白血病患者的白血病细胞中含有强烈的促凝物质,这种促凝物质的作用类似于组织凝血因子,可激活外源凝血系统。
8、骨折与血栓形成。
骨折可导致患者血栓形成风险性显著增
加,其中以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最
为常见。
9、D-二聚体测定与肝脏疾病。
肝脏疾病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明显增高,并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组织损伤时,D-二聚体水平增高,增高的幅度也与损伤的时间与程度相关。
10、D-二聚体测定在肾病综合症诊断中的意义。
血浆D-二聚体的测定对及早诊断肾病综合症合并血栓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糖尿病性
肾病存在血栓病变时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
标本采集
1、静脉抽血2
ml于蓝头管内(凝血功能管),用枸橼酸钠与血液1:9比例抗凝。
2、充分混匀,立即送检。
3、D-二聚体可以同凝血六项同时检测。
4、检测时间:每天24小时检测。
5、参考值:500ng/ml。
抗凝血酶Ⅲ检测的临床应用
抗凝血酶Ⅲ(ATⅢ)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单链糖蛋白,属于α2球蛋白,是一种多功能的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与肝素可形成复合物,灭活已经活化的凝血因子,如Ⅶa、Ⅸa、Ⅹa、Ⅺ、Ⅻa和凝血酶等,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抗凝血酶Ⅲ(ATⅢ)是血浆生理性抑制物中最重要的一种抗凝物质,其生理作用是防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