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孔乙己》课文教案
目录
CONTENTS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文本解读与赏析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延伸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作业布置与评价标准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01
02
03
04
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民族危机加深。
封建礼教束缚人性,新旧思想激烈碰撞。
资本主义萌芽,工人阶级壮大,民族资产阶级兴起。
文学领域涌现大量反映时代变革的作品。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民主战士,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作品多涉及社会批判和民族精神的探讨,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主要作品包括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等。
1
2
3
4
创作于1918年,是鲁迅继《狂人日记》之后的第二篇白话小说。
作品通过描绘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读书人的毒害。
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和人们麻木不仁的精神状态。
呼吁社会关注底层人民的命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
02
文本解读与赏析
01
02
03
04
引言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结尾
介绍故事背景,引出主人公孔乙己。
描写孔乙己的悲惨生活及与酒客的关系。
以孔乙己的死亡和酒客的议论作结,深化主题。
叙述孔乙己的不幸遭遇和世人的冷漠。
贫穷潦倒的知识分子,自尊而又自卑,善良而又无能,是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孔乙己
冷漠无情,麻木不仁,对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无动于衷,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
酒客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揭示了孔乙己身份的特殊性和尴尬处境。
“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展现了孔乙己迂腐寒酸的性格特点。
“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既表达了作者对孔乙己命运的同情和关注,也揭示了社会对于个体生命的冷漠和无视。
主题思想
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的腐朽和黑暗,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和摧残。
启示意义
呼吁人们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生存状态,反思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冷漠和无情现象,倡导人文关怀和互助精神。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追求真正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03
知识点讲解与拓展延伸
1
2
3
慢步行走,文中形容孔乙己走路的姿态。例句:他踱步走进酒店,引得众人纷纷侧目。
踱步(duóbù)
认为不值得(做),文中表现孔乙己对短衣帮的不屑态度。例句:他对那些无聊的嘲笑不屑一顾,继续喝他的酒。
不屑(bùxiè)
精神不振作,文中形容孔乙己被打折了腿后的状态。例句:经历了一场大病后,他显得颓唐不堪,失去了往日的活力。
颓唐(tuítáng)
比喻
夸张
讽刺
文中多处运用比喻手法,如“排出九文大钱”形象地描绘出孔乙己的穷酸相。仿写练习:月光洒在湖面上,像撒了一层碎银。
通过夸张手法突出孔乙己的悲惨遭遇,如“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仿写练习:他饿得可以吃下一头牛。
以幽默诙谐的语言揭示社会现象和人物性格的缺陷,如“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仿写练习:这场闹剧让在座的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仿佛是最有趣的喜剧表演。
1
2
3
封建科举制度
鲁迅及其作品
酒文化
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代表作品和思想成就,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推荐阅读《呐喊》、《彷徨》等鲁迅经典作品集。
介绍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小说中孔乙己等人物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推荐阅读《儒林外史》等相关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
探讨中国酒文化的内涵、特点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酒在《孔乙己》等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社会功能。推荐阅读《酒经》、《酒文化概论》等相关书籍。
04
课堂互动环节设计
分组讨论
小组代表发言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成果,阐述对孔乙己形象的认识和评价。其他小组可以提出补充或不同意见,形成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和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5人,讨论对孔乙己这一形象的理解和看法。鼓励学生们各抒己见,分享不同的观点。
角色分配
挑选几名学生分别扮演孔乙己、酒店老板、酒客等角色,根据课文内容模拟文中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表演与点评
角色扮演结束后,由其他学生对表演者进行点评,指出表演中的优点和不足,帮助表演者更好地理解和塑造角色。同时,老师也可以对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老师可以针对课文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例如:“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作者通过孔乙己的形象想表达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等。
老师提问
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对于回答不准确或不完整的情况,老师可以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补充或纠正。同时,老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理解课文。
学生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