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乐” .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作文复习和素材积累

“乐”

材料分析+立意指导+标题范例+素材积累+范文

根据下面材料,合“乐”的内涵,联系现实,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

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材料分析

材料引用了孔子的两句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了学习或

做事的三种境界,“知只是浅层次的了解,“好则是有了兴趣爱好,而“乐达到了一种愉

悦、沉浸其中的境界,突出“乐在个人追求中的高层次性和重要性,意味着当一个人以“乐

的心态去对待事物时,会更全身心地投入,也更容易有所得,这种“乐不仅仅是快乐,更

是一种源自内心的热爱和执着,使个体在追求过程中不觉疲惫,反而享受其中,成为持续前

行的动力源泉。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以颜回为例,展

现了一种在物质匮乏环境下依然能保持内心之“乐”的高尚境界。颜回所乐之事并非物质享

受,而是对道德修养、学问追求的坚守,这种“乐超脱了物质条件的限制,体现出精神追

求所带来的富足和满足感,反映出在困境中,内心的“乐可以成为支撑个体坚守正道、不

为外界环境所动摇的强大精神力量,凸显了“乐在塑造人格、涵养品德方面的关键作用,

让我们看到精神之“乐相较于物质的独立性和优越性。

本题任务要求合“乐”的内涵,联系现实写议论文。这就需要考生深入挖掘“乐在

不同情境下的表现形式、价值意义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培养和获得这种“乐〃,思考“乐

对个人成长、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从个人的学习生活、职业选择到社会的文

化建设、价值导向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运用恰当的论证方法阐述观点,展现对“乐这一

主题的深刻理解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入思考,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乐观,追求有价值、有

意义的快乐生活。

二、立意指导

1.以乐为翼,飞越困境之渊:阐述在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困苦,如贫困、疾病、挫折等

困境时,保持乐观豁达、积极向上的心态,从内心深处寻找快乐源泉的重要性。以苏轼被贬

黄州却能从东坡上的劳作、文学创作中寻得乐趣为例,说明困境中“乐”能成为支撑我们坚

守希望、不懈奋斗的力量,帮助我们克服困难,实现人生的超越与升华,鼓励人们在逆境中

培养乐观精神,战胜艰难险阻。

2.乐在追求,成就非凡人生:分析在个人的学习、事业追求过程中,将“乐”融入其中

的积极意义。像袁隆平醉心于杂交水稻研究,把田间地头当作乐园,怀着对解决全球粮食问

题的热忱和快乐追求,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最终取得巨大成就。强调只有热爱并享受追求

的过程,才能激发内在潜能,保持高度的专注和持久的动力,在自己的领域深耕细作,实现

个人价值的最大化,引导人们在追求梦想时找到快乐真谛,成就非凡人生。

3.心怀众乐,构建和谐社会:探讨“乐在社会层面的价值体现,不仅仅局限于个人

之乐,更应追求众人之乐。如特蕾莎修女一生致力于帮助印度贫困地区的穷人、病人和孤儿,

她从给予他人帮助、减轻他人痛苦中获得快乐,这种无私奉献的快乐精神感染和带动了更多

人投身公益事业,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阐述当个体将自身的快乐与他人的幸福、社会的

进步相联系时,能够营造互助友爱、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向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呼吁人们培养社会责任感,共同创造一个充满快乐的和谐社会。

三、标题范例参考

1.《执乐之笔,绘人生华章》

2.《燃乐之心,破荆棘之路》

3.《怀乐以行,逐梦不止》

4.《拥乐之境,筑精神高地》

5.《乘乐之风,扬时代新帆》

四、五句名言名句及分析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一范仲淹

分析:此句体现了范仲淹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怀,将个人的快乐置于天下人之后,把对国

家和人民的责任放在首位。在面对国家的兴衰荣辱时,他忧国忧民,而当天下人皆乐时,自

己才感到快乐。这种以天下为己任、以众乐为乐的精神,为后世树立了崇高的道德标杆,启

示我们在追求快乐的过程中,应拓宽胸怀,将个人之乐与社会的整体利益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体创作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