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天津市南开区2024-2025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末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本卷共20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为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图,图2为我国局部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1可知,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厚度 B.纬度差异 C.距日远近 D.太阳活动
2.下列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A.仲春时节江南水乡的蒙蒙细雨 B.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
C.冬日长白山温泉池内热气腾腾 D.杭州西湖岸边阵阵凉风
3.据分析图2可知()
A.四川盆地太阳辐射较弱是由于冷空气活动频繁,多寒潮天气
B.武汉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广州明显偏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C.昆明较福州年太阳辐射总量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位置
D.兰州与郑州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可能是15千卡/平方厘米
【答案】1.B2.C3.D
【解析】
【1题详解】
读图1可知,太阳辐射总量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纬度差异,B正确;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没有经过大气层,与大气厚度无关,A错误;太阳活动和距日远近,对大气上界太阳辐射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联系已学可知,地热能资源来自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与太阳辐射无关,C符合题意;太阳辐射是地球上天气和气候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主要通过影响地表温度来影响大气运动和降水模式,仲春时节江南水乡的蒙蒙细雨和杭州西湖岸边阵阵凉风都和太阳辐射有关,AD不符合题意;太阳辐射为植物提供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能,这是植物生长的基础,故大兴安岭树木郁郁葱葱太阳辐射有关,B不符合题意。故选C。
【3题详解】
读图可知,兰州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40千卡/平方厘米,郑州为120-130千卡/平方厘米,两者差异为10-20千卡/平方厘米,D正确;四川盆地太阳辐射弱主要是由于盆地地形、多阴雨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A错误;读图可知,武汉和广州位于约在同一条年太阳辐射总量线上,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当,B错误;昆明较福州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主要是由于其位于云贵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阳辐射丰富,C错误。故选D。
2021年4月,我国海底可燃冰资源勘探开采设备“海牛Ⅱ号”在南海超两千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
A.Ⅰ圈层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
B.Ⅱ圈层主要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C.Ⅲ圈层的主体是河流水和冰川融水
D.Ⅳ圈层的液态物质运动形成磁场
5.此次“海牛Ⅱ号”钻探的最深处到达了地球内部圈层的()
A.Ⅰ圈层 B.Ⅱ圈层 C.上地幔 D.下地幔
【答案】4.A5.B
【解析】
【4题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知,Ⅰ圈层为大气圈,大气中的中水汽和固体杂质可成云致雨,A正确。Ⅱ圈层为岩石圈,主要由固体岩石组成。铁和镍等金属组成内核,B错误。Ⅲ圈层为水圈,水圈的主体是海洋水,C错误。Ⅳ圈层为内核,由铁和镍等固态金属组成,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结合材料可知,“海牛Ⅱ号”在南海超两千米水深处成功下钻231米,钻探的最深处位于地壳中,属于Ⅱ圈层,B正确,CD错误。Ⅰ圈层为大气圈,A错误。故选B。
某校地理实践小组查阅资料,绘制了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地层中的生物化石示意对应地质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繁盛物种。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地层()
A.记录呈现出元古宙的地层特点
B.完整记录了地球演化全部过程
C.自上而下形成的年代越来越早
D.乙层中可能发现早期猿人化石
7.图中各地层所反映的自然环境特征,正确的是()
A.甲层—气候温暖湿润,蕨类植物极为繁盛
B.乙层—爬行动物盛行,裸子植物发展迅速
C.丙层—地壳运动剧烈,喜马拉雅山脉隆起
D.丁层—蓝绿藻类出现,地球生物极其稀少
【答案】6.C7.B
【解析】
【6题详解】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元古宙属于前寒武纪,该时期蓝细菌大爆发,地层中应有大量的蓝细菌化石,图示地层最下处为古生代地层,形成晚于元古宙,A错误。该地层记录古生代以来的生物演化过程,没有前寒武纪时期的地球演化过程,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河北省衡水市桃城区桃城区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三子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部分省级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部分市州2024 -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北省随州市部分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浏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益阳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 江苏省南京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情调研测试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