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李德云和平镇小学01020304为什么要研究有效性教学有效性究竟指什么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怎样从有效教学走向优质教学有效教学的认识提纲学习时间指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它意味着学习效率,即学习速度的快慢,显然,学习速度快,学习特定内容所花费的时间就少,效率也就高。01节约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首先要求把时间用在学习上,课堂教学不能把时间浪费在非学习上;第二要提高单位时间的学习质量。学习结果,指学生经过学习所发生的变化、获得的进步和取得的成绩。02教学有效性指什么教学有效性指什么孔子说过: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伴随着学科知识的获得,学生对学生学科学习的态度是越来越积极还是越来越消极?学生对学科学习和信心是越来越强还是越来越弱?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学习体验,它是有效性的灵魂,学生越来越爱学习是学习有效性的内在保证。新课程的实施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教师是一个研究者,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广大实验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被极大地激发出来了。在教学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促使教学与研究“共生互补”。不少教师坚持写实验日记、教学反思和教育随笔。教师之间随时在一起讨论实验中的问题,主动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请别人为自己提供帮助,自己也为别人提供帮助。这样的研讨,能把教师身边发生的、与教师有密切关系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得到适时解决,也使他们真切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用实验教师自己的话说:“现在的课堂不能只有知识的授受,还要关心学生是怎么学会的,他们学的过程有什么样的体验。”这实在是了不起的进步,它把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落到实处。课堂教学活起来了只有课堂活起来了,学生才有可能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在传统的教学中,“闷课”是较为普遍的现象,闷课的主要特征是,课堂气氛沉闷,教师照本宣科满堂灌,学生昏昏欲睡,课堂无欢声笑语,无思想交锋,思维呆滞,闷课的结果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哪里新课程教学的有效性主要体现在哪里课改以后,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学生变得爱学习了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儿童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可以说,让学生爱学、乐学,给儿童一个幸福的童年,也是一线教师的共同心声。一个实验教师说,看到学生快乐、幸福,自己也变得快乐、幸福了。我们在实验区调研时深切地感受到:学生变了,变得爱学习了,学校成了学生向往的地方了。三维目标的割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其一,“游离”于知识、技能之外的过程、方法,为活动而活动,这种活动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因而是低效、无效的;其二,“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即脱离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是空洞的、无力的,因而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其三,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这种现象依然存在,这种教学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冷落、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3214无效和低效的教学的表现和成因无效和低效的教学的表现和成因教学内容的泛化。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教学内容的泛化现象,其突出表现就是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教学活动的外化。课堂变活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引导、点拨和具体帮助的重要职责;合作有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育才三中(初二年级)校本课程开设安排表2007.3.doc
- 古诗词诵读 《客至》 课件(共2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pptx VIP
- 《中医学》教学大纲.docx VIP
- 2022《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docx VIP
- 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精品课件模板.pptx VIP
- 2025年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单招面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污水处理中的污泥脱水浓缩技术考核试卷.docx VIP
- 我真希望我父母读过这本书读后感.docx VIP
- 2024年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考试直接用).docx VIP
- DB62T 4919-2024苜蓿草高水分打捆技术规程.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