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厌氧手套箱法又称厌氧室法1:厌氧培养罐2:混合气体(CO2:H2:N2=1:1:8)钢瓶3:压力表4:三通阀5:缓冲瓶6:真空泵自制厌氧罐法(二)液体培养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1.好氧菌的培养微生物只能利用溶于水中的氧,保证在培养液中有较高的溶解氧浓度就显得特别重要;对好氧菌来说,生长的限制因子几乎总是氧的供应。增加溶解氧浓度的措施浅层液体培养;利用往复式或旋转式摇床(shaker)对三角瓶培养物作振荡培养;在深层液体培养器的底部通入加压空气,并用气体分布器使其以小气泡形式均匀喷出;对培养液进行机械搅拌,并在培养器的壁上设置阻挡装置。实验室进行好氧菌培养的方法:添加标题试管液体培养添加标题台式发酵罐添加标题三角瓶浅层培养添加标题摇瓶培养厌氧菌的培养在实验室中,采用加有有机还原剂(如巯基乙酸、半胱氨酸、维生素C或庖肉等)或无机还原剂(铁丝等)的深层液体培养基,并在其上封以凡士林-石蜡层。如果能将其放入前述的厌氧罐或厌氧手套箱中培养,则效果将会更好。二、生产实践中的微生物培养装置(一)固体培养好氧菌的曲法培养厌氧的堆积培养法在生产实践上,好氧菌的固体培养方法都是将接过种的固体基质薄薄地摊铺在容器表面,这样,既可使微生物获得充分的氧气,又可让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及时释放,这就是曲法培养的基本原理。(二)液体培养1.好氧菌的培养浅盘培养利用发酵罐作深层液体培养厌氧菌大规模的液体培养迄今为止,能作大规模液体培养的厌氧菌仅局限于Clostridiumaceto-butylicum(丙酮丁醇梭菌)的丙酮丁醇发酵一种。第五节有害微生物的控制一、几个基本概念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03采用一种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以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三)防腐利用某种理化因素完全抑制霉腐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即通过制菌作用防止食品、生物制品等对象发生霉腐的措施。01(一)灭菌02(二)消毒恒化器(chemostat)一种设法使培养液流速保持不变,并使微生物始终在低于其最高生长速率条件下进行生长繁殖的一种连续培养装置,又称为恒组成连续培养。通过控制某一种营养物的浓度,使其始终成为生长限制因子,控制生长速率;可获得一定生长速率的均一菌体,又可获得虽低于最高菌体产量,却能保持稳定菌体密度的菌体。生长速率的控制因子:一般是氨基酸、氨和铵盐等氮源,或是葡萄糖、麦芽糖等碳源或者是无机盐,生长因子等物质。恒化器连续培养通常用于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从遗传学角度,允许作长时间的细菌培养而从中分离不同的变种;从生理学角度,能观察细菌在不同生活条件下的变化;从生态学角度,也是研究自然条件下微生物生态体系比较理想的实验模型。恒化器与恒浊器的比较单级连续培养器多级连续培养如果某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产生速率与菌体生长速率相平行,就可以采用单级恒浊器来进行研究或生产。如果要生产的恰恰是与菌体生长不平行的那些发酵产物,例如丙酮、丁醇等时,就应根据两者的产生规律,设计与其相适应的多级连续培养装置(各级间相互串联)。12菌体生长期:37℃,时间较短,只要产菌体;产物合成期:33℃,时间较长,只要产溶剂丙酮、丁醇;例:丙酮丁醇梭菌的丙酮丁醇发酵第一级:37℃,pH4.3,培养液稀释率0.125/h;第二级:33℃,pH4.3,培养液稀释率0.04/h两级串联两级连续发酵罐:连续发酵的优点高效,它简化了装料、灭菌、出料、清洗发酵罐等许多单元操作,从而减少了非生产时间和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自控,便于利用各种仪表进行自动控制;产品质量较稳定;节约了大量动力、人力、水和蒸汽,且使水、汽、电的负荷均匀合理。连续培养的缺点最主要的是菌种容易退化;添加标题其次是易遭杂菌污染;添加标题营养物利用率一般低与单批培养。添加标题四、微生物的高密度培养有时也称高密度发酵,一般是指微生物在液体培养中细胞群体密度超过常规培养10倍以上时的生长状态或培养技术。方法:选取最佳培养基成分和各成分含量;补料;提高溶氧量的浓度;防止有害代谢产物的生成。第三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氧影响因素:温度PH值(一)温度生长温度的三基点最低生长温度、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微生物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而实现。“最适生长温度”,其意义是某菌分裂代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7课时).pptx
- 皮肤管理前期筹备方案.docx
- 2025年中国绞股蓝行业市场调研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docx
- 2021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现代诗文阅读)-记叙文阅读-记叙文阅读综合(含答案,共55题).docx VIP
- 中国吞噬世界-中国的,而不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pdf
- 【备战2020年中考真题专题系列】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一)记叙文阅读.docx VIP
- 六西格玛黄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及答案.doc VIP
- 201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记叙文阅读.doc VIP
- FANUC_Series_0i-MD数控铣床面板操作与对刀.docx VIP
- 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