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心肌细胞的不应期.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肌细胞的不应期

前已述及,心肌细胞发生兴奋后,其兴奋性要发生一系列的周期变化,这种变化在快反应电位细胞是“电位依从性”的,在慢反应电位细胞是“时间依从性”的。现以快反应电位的心室肌细胞为例,来阐述心肌细胞的不应期、影响不应期长短的因素及其与心律失常的关系。

绝对不应期如图3-8所示,相当于动作电位的“0”时相、“1”时相、“2”时相和“3”时相的前半期,相当于体表心电图从Q(或R)波开始到T波顶端稍前的一段时间,即膜电位值恢复到-55mV以前的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中,由于膜电位过低,快速Na+通道完全处于失和状态,Na+不能内流,即使用大于阈值1000倍强度的刺激也不能引起心肌兴奋。因此这段时间在生理学上称为绝对不应期。有效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以后,约从-55~-60mV的期间内,非常强大的刺激可以使膜发生部分除极化(局部兴奋),但仍不能发生全面除极化或扩布性兴奋,因此,从除极化开始(“0”时相)至-60mV这一段不能产生动作电位期间称作有效不应期。由于一般所谓的“兴奋”是指“扩布性兴奋”,因此所谓不能发生兴奋的绝对不应期实际上就是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从有效不应期完毕(膜电位约-60mV时)到复极化大部完成(约达-80mV)的期间内,特别强大的阈上刺激可以使膜产生扩布性兴奋(动作电位),此期称为相对不应期。在相对不应期内所产生的兴奋称为期前兴奋(过早搏动或过早搏动)。由于此时膜电位水平较低(-60~-80mV),其动作电位“0”时相上升的幅度和速度均较正常为低,故兴奋的传导较慢。此时有K+迅速外流趋势,可使期前兴奋的“2”时相平台期过早结束,因而不应期也较短。传导缓慢和不应期缩短都是折返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因素,所以相对不应期内发生的期前兴奋易引起进一步的心律失常。超常期复极化完毕前不久(约从-80mV~-90mV)的短时期内,膜电位比复极完毕更接近阈电位,引起兴奋所需要的阈刺激可比正常为小,亦即兴奋性比正常为高,此期称为超常期。相当于心电图中T波末部的U波,往往在复极末期延长的情况下显示出来。易颤期心脏在相对不应期开始时有相对超常期,在此期内应用较强的电刺激容易发生纤维性颤动,称为易颤期。心室易颤期在心电图T波升肢达到顶峰前约30MS的时间内,心房易颤期在心电图的R波降肢中。易颤期形成的机制,目前认为可能是在兴奋性恢复初期,心肌细胞之间兴奋性恢复的速度和程度不一致,呈现在兴奋性,不应期和传导性不均匀的电异步状态。如此时给予一个较强的刺激,则容易形成许多折返环路,如同时出现许多微折返,便使心房或心室的兴奋和收缩失去协调一致性,造成纤维性颤动。

文档评论(0)

SYWL2019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权威、专业、丰富

认证主体四川尚阅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510100MA6716HC2Y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