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案1必修3.docVIP

河北省石家庄市复兴中学高中语文8寡人之于国也教学案1必修3.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3

寡人之于国也

班级姓名小组第号

【学习目标】?

学习并把握本文的文学常识

同读课文,翻译课文1-5段,驾驭重点实虚词,驾驭文言学问

整体把握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驾驭重点实虚词,驾驭文言学问

?难点:整体把握课文,划分文章层次

【学情分析】

?学生们在之前就已经学习过关于孟子的不少名言及诗文,但是涉及到关于孟子思想的文章尚少,大致了解其思想,缺少论证依据。本节课学习孟子的一篇文章,充分了解其民本思想。

【导学流程】

自主学习的内容回顾旧知

背诵课文《锦瑟》《马嵬》

基础学问感知

作者:

孟子名__________,字________时期邹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后人把他与孔子合称________并尊称他为________,《孟子》是记录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想及其言行的一部著作。

孟子的思想

宋代以后常把孔子思想与孟子思想并称为“孔孟之道”。

a、性善学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b、志向人格:“人皆可以为尧舜”;“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c、“仁政”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孟子的仁政思想

(1)民本思想:

“民为贵,__________次之,君为_______。事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

(2)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国君应以保民为职分: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4.《孟子》——乱世的哲思

《孟子》是先秦诸子杰出的散文著作,是孟子及其弟子编辑而成的一部语录体著作,共7篇,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及哲学、伦理、教化思想。与《论语》相比,初具论说文的特征。它篇幅较长,内容也更详细,描绘也更细致。《孟子》比方准确形象,语言犀利酣畅,感情洋溢饱满,说理深刻透彻。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

5.背景

孟子是在梁惠王35年(前335年)应邀来到魏国的。魏在战国初期曾是军事强国,但到梁惠王在位的后期却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又畏秦之甚,于31年(前339)将首都从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迁至大梁(今河南开封),盂子到来时,梁惠王曾对他说:“寡人不佞,兵三折于外,太子虏,上将死,国以空虚,以羞先君宗庙社稷,寡人甚丑之。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引自《史记·魏世家》)从这段话可以看出梁惠王邀请孟子来魏的目的。

孟子在梁只住了一年多。其次年梁惠王死了,襄王继位,孟子对这个新君的印象很坏,不久离去。

4.儒家经典四书指《高校》《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

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移其粟()于河内王好()战弃甲曳()兵衣()帛()

数()罟()不入洿()池鸡豚()狗彘()之畜()

庠()序申之以孝悌()然而不王()者饿殍()

三.探究问题

1.说明下列字词的含义

焉耳矣:语气词连用。河内:黄河西部凶:

察:视察无如:不如,比不上

加:更请:请允许我。

喻:打比方。鼓:击鼓,名→动。

曳(yè):拖着。兵:兵器。

走:逃跑。或:有的人。

树:名→动,栽种;衣:yì,穿,名→动

豚:小猪;彘:大猪;畜:动词,喂养

?2.同读课文,翻译课文1-5段,找出文中出现的学问

2、概括文章思路、脉络

一、(1)写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疑问。

二、(2-4)孟子分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8****674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