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景物形象(含意象和意境).docx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鉴赏景物形象(含意象和意境).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诗词二轮专项突破【鉴赏景物形象(含意象和意境)】

景物形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即意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意境”,就是作者的“真感情”与客观景物融为一体而创造出来的感人的艺术境界。

(一)古诗常见意象内涵

松梅菊竹寓高洁,借月把雁寄乡思。

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落叶透悲意。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乌鸦燕子寓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二)古诗常见六类意境

1.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

2.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

3.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

4.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

5.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

6.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

教材关联

1.(必修上册《涉江采芙蓉》)诗歌开篇使用了哪些意象?营造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答案】开篇使用了“芙蓉”“兰泽”“芳草”三个意象,为全诗营造了一个清幽、高洁的意境。

2.(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本词中“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描写的是自然景物,“参差十万人家”描写的是人文景物。“烟柳画桥”,写街巷河桥的美丽;“风帘翠幕”,写居民住宅的雅致。“参差十万人家”一句表现出整个都市户口的繁庶。表达了作者对杭州自然人文景象的赞美之情。

【解题策略】

(一)意象鉴赏“3步骤”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

陆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试无路空峥嵘。

酒为旗鼓笔刀槊,势从天落银河倾。

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

须臾收卷复把酒,如见万里烟尘清。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写诗人观看自己已完成的一幅草书作品,并回顾它的创作过程。

B.诗人驰骋疆场杀敌报国的志向无法实现,借书法创作来抒发心中郁闷。

C.诗人把书法创作中的自己想象成战场上的战士,气吞山河,势不可挡。

D.诗人豪情勃发,他在砚台中磨出的浓黑墨汁,也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

D【D项,“映射着烛光纵横飞溅”错误,“端溪石池浓作墨,烛光相射飞纵横”这句诗的解释为“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这里“烛光相射”是环境描写,而“飞纵横”是描写在烛光与浓重的墨色相映之下作者下笔纵横、酣畅淋漓的样子。】

★(2)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解析】从意象角度分析作用: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酒”比作进军的旗鼓,把“笔”比作杀敌的刀槊,以书前喻战前,是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给人以势不可遏的感觉。从表情达意角度分析作用:第二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后,以作书后的喜悦喻战后的欢快心情,表现出须臾收卷之神速,举酒复饮之惬意,瞬间胜利之迅疾,狼烟尽扫之自豪。

【答案】①第一个“酒”出现在作书之前,诗人把它比喻成战场上的旗鼓,起到酝酿情绪、积蓄气势的作用;②第二个“酒”则用来表现创作完成之后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如见万里烟尘清”,似乎赢得了一场战役的胜利,心满意足、踌躇满志。

【诗意疏通】

胸中自有军事谋略,想要试炼一番却没有门路,空怀豪情。作草书如同行军打仗,书写前喝酒,好似军中的旗鼓以壮声威,手中的笔好似战士的刀槊,其气势如同银河从天上倾泻而下。以端溪出产的砚台磨墨,在烛光的照耀下,下笔纵横如飞。瞬间就完成草书,又端杯饮酒,就像打了一场胜仗,消除国难,恢复了太平,感觉酣畅淋漓。

(二)意境赏析“3步骤”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次张子仪韵

章甫

半生江海惯浮游,邂逅今成客此州。

忧国幸逢年谷熟,望乡长恨晚山稠。

连天烟雨双鸿雁,满地风波一白鸥。

独把酒杯悲节物,何时弟劝与兄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次韵要求按照原诗的韵和次序和诗,此诗用的是张子仪的韵来唱和的。

B.首联诗人慨叹自己半生宦海沉浮,客居在外,一种漂泊之感油然而生。

C.颔联诗人喜逢年谷丰熟,忧国之情顿时消散;夕阳西下,涌起浓浓的思乡之情。

D.尾联诗人感慨物换星移,节候鲜明,把酒独倾,盼望着回家后和哥哥弟弟互劝相酬。

C【C项,“忧国之情顿时消散”错误,诗人始终心怀忧国之情,年谷成熟,此情差可告慰。】

(2)优秀的古诗词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请分析这首诗颈联的意境和作用。

【解析】第一步:找景物,组画面。颈联描绘了诗人眼前所见之景,如烟的细雨笼罩着天地,鸿雁远飞,斜风吹拂,烟波浩渺,白鸥翻飞。第二

文档评论(0)

wh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