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伟大的母亲河,伟大的中华民族—七下5《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黄河颂》是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的第二乐章,也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本诗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长短句结合,韵律自然和谐。本单元所选的五篇文学作品都以“家国情怀”为主题,表现不同时代的人民的爱国情感。本单元要求继续学习精读,应注重涵泳品味,尽量把自己“浸泡”在作品的氛围之中,调动起体验与想象。要把握课文的抒情方式,体会作品的情境,感受作者的情怀。还要学习做批注,记下自己的点滴体会。基于此,本课的教学笔者拟以“伟大的母亲河,伟大的中华民族”为主题,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诗歌,聚焦诗歌中的家国情怀,感受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学习诗歌的抒情方式,并借助课文中对精彩语句的批注,学习做做批注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诵读诗歌,品味作品语言,感受黄河形象。
思维发展:联系背景,领悟伟大精神,学习抒情方式。
创意表达:借助批注,自主欣赏诗歌,记录点滴体会。
教学重点
1.诵读诗歌,品味作品语言,感受黄河形象。
2.联系背景,领悟伟大精神,学习抒情方式。
教学难点
借助批注,自主欣赏诗歌,记录点滴体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以下诗句,说说这些诗句表现了黄河什么特点?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在古代诗人的笔下,黄河以其汹涌澎湃、蜿蜒曲折而著称,那么在现代诗人的笔下,黄河又具有怎样的特征,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颂》,感受母亲河的风采。(板书题目)
二、诵读,遥望黄河
1.从题目看,这是一首歌颂黄河的诗歌,你觉得应该采用怎样的语气读?
预设——
语速缓慢,语气深沉,语调铿锵,情感饱满。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然后指名试读,集体评议。
3.朗读指导。
①叠字朗读,“滚滚”“浩浩荡荡”等叠字,读出拖音。
②动词朗读,“站、望、奔、掀、结、把、劈”等动词要重读,读的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③人称朗读,“朋友”要亲切自然,给人以舒服之感;“它”要读出理性;“你”一起读出感性;由“我”到“我们”,由个人到集体,“我们”一定要重读、读的热情高昂、读的坚定不移,将民族自豪感宣泄出来。
④重章朗读,三个“啊!黄河!”朗读时情感应该是渐进的,不断增强的,读出黄河源远流长、胸襟博大、气势恢宏的特点,读出中华民族同仇敌忾、伟大而又坚强的精神。
⑤叠句朗读,“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4.全班齐读。
三、批注,感受黄河
1.诗歌为黄河颂,除了朗诵词外,诗歌可以分成几部分,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预设——
三部分,分别是望黄河、颂黄河和学黄河。
(此问的目的,除了梳理诗歌内容外,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批注,需要根据课堂生成灵活机动处理。)
2.课文中一共有五次批注,仔细阅读这些批注,看看它们分别是从什么角度进行批注的?
预设——
段落作用、词语作用、内容层次、赏析句子、结尾特点。
(教师随机介绍批注的相关知识,如:批注的对象,可以是字词句篇,也可以是语言特点、表达效果、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层次结构、艺术手法的鉴赏评价和质疑问难;批注的角度,以是理解意思、含义、作用,可以是写感想、鉴赏评价、质疑联想,也可以是为某个内容做补充;批注的方式,包括分析式批注、概括式批注、感想式批注、质疑式批注、联想式批注、评价式批注、补充式批注等。)
3.反复朗读课文描绘黄河的部分,找出文章最能打动你的句子进行批注。做好批注后,先和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4.通过朗读和批注,你读到了黄河的什么特征?从哪里读出来的?
预设——
雄伟壮观,气势磅礴
(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适当介绍作者的观察角度:近景特写,远观全景式总写,纵向描写,横向描写。)
5.发挥想象,齐读“望黄河”部分,读出观景的层次。
四、美读,歌颂黄河
1.朗读“颂黄河”部分,小组讨论,诗人是从哪些角度,采用哪些手法来歌颂黄河的?
预设——
角度:历史角度——孕育作用、保卫作用;地理特征——激励作用。(过去,黄河养育我们;现在,黄河保卫我们;将来,黄河激励我们。)
手法:比喻,拟人,呼告……(在学生反馈过程中,引导学生赏析语句,感受三个喻体的不同特征——“摇篮”充满温情,“巨人”坚强有力,“臂膀”坚硬牢固;并引导学生读出不同额感受。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采用换词法,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2.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你认为这首诗主要采取的是哪种抒情方式?
预设——
直接抒情。
追问:除了直接抒情,这首诗中有没有间接抒情的内容,找出来,反复品读。
预设——
①通过描写黄河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新人音版音乐一年级下册(赵季平主编)《第四单元 游戏》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2022课标].pdf
- 医院检验科生物安全实验室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docx VIP
-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安全培训.pptx VIP
- 2024年06月国家税务总局广东省税务局系统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50人笔试近年[2018-2023]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答案带详解.docx VIP
- 【学习教程】小梅哥Xilinx FPGA自学教程V1.2.pdf
- 宁夏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VIP
- 《刑事诉讼法》 课件 (高教-马工程) 第0--16章 绪论、马克思恩格斯的刑事诉讼观--死刑复核程序.pptx
- 《1-12月绿化养护计划》.doc
- 机电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docx
- 1.新高一开学第一节班会课《如何适应高中生活》主题班会-(共23张PPT)(2)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