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2024)教案
15.驿路梨花
【教学目标】
1.理解题目中“梨花”的含义。
2.略读课文,找出文中出现的人物,说说他们分别做了什么事。
3.感悟以梨花为代表的青年一代的优秀品质,学习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分析、理解“梨花”在文中的不同含义,理解用“驿路梨花”做标题的妙处。
2.教学难点:学习文章以“谁是小茅屋的主人”巧妙设疑的构思方法及作用效果。
【教学准备】
教学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继续学习略读,粗知故事梗概。
2.把握文章的记叙顺序,分析、理解文章构思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3.初步感知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独白:
同学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洁白无瑕,总能给人带来美好与温暖。在西南边陲的驿路上,也有这样一道梨花般的风景。那里有一座神秘小屋,默默为旅人提供庇护。这小屋究竟因何而来?背后又藏着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驿路梨花》,寻找答案。
板书课题:驿路梨花
二、自主学习,知识备查
1.学生查阅文本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1)写作背景
教师讲解这课的写作背景,为后面同学们理解本文内容做准备。
预设:《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5月。当时,“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党和国家开始拨乱反正,重新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者彭荆风在云南生活多年,对边疆的风土人情十分熟悉。他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为背景,通过哈尼族小姑娘等人物的故事,展现了边疆地区人们的美好心灵和互帮互助的雷锋精神,旨在呼唤在特殊时期被破坏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回归,激励人们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2)走进作者
教师展示作者“彭荆风”相关知识,补充学生预习的不足。
预设:彭荆风(1929—2018),作家。江西萍乡人。1949年参军,1952年开始发表作品。曾任成都军区创作室主任等职。他是西南边地军事文学开拓者,作品多反映边疆生活,有《边寨烽火》《鹿衔草》等,《驿路梨花》是其经典之作。
2.预习检查,夯实基础
(1)读一读生字词。
(2)析一析多音字。
(3)辨一辨形近字。
(4)释一释重点词。
三、新课学习,整体感知
教师:请同学们略读课文,文中写了哪些人?他们分别与小茅屋发生过什么故事?
(学生略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我”和老余——向哈尼小姑娘学习,给房顶加草、挖排水沟
学生:瑶族老人——为方便过路人,专门送粮食来
学生:哈尼小姑娘——向解放军和姐姐学习照料小茅屋
学生:梨花——方便过路人照料小茅屋
学生:解放军——向雷锋学习,为方便过路人而建造小茅屋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分别按照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复述课文,比较一下这两种顺序哪一种更好。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预设1:
1.“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4.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预设2:
4.解放军过夜盖茅屋
5.哈尼姑娘梨花照料茅屋
3.妹妹接替姐姐照料茅屋
2.瑶族老人借住送米
1.“我”和老余投宿茅屋
教师:同学们,说一说:课文顺序和时间顺序哪一种更好?
(学生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按课文的顺序写比较好。这样写使文章波澜起伏,引人入胜。
四、细读课文,精读细研
教师:同学们,小茅屋的主人是谁?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揭示出来的?再读课文,找出文中设置误会和悬念的地方,说说其表达效果。
(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悬念一:初见小屋,主人是谁?第一次误会→认为瑶族老人是小茅屋主人
学生:悬念二:不是瑶族老人,谁是主人?第二次误会→认为哈尼小姑娘是小茅屋主人
学生:悬念三:解放军为什么建造小茅屋?解开误会→解放军建造小茅屋,梨花照看小茅屋
教师总结:通过悬念和误会的安排和展开,使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师追问:同学们,到底小茅屋的主人是谁?
学生:瑶族老人吗?
学生:梨花的妹妹吗?
学生:解放军叔叔吗?
学生:梨花吗?
教师:可见,建造和照顾小茅屋的人都是它的主人
教师:同学们,作者在文中多次提到“梨花”,找出文中描写梨花的语句,并分析其作用。
(学生默读课文,勾画语句分析)
学生勾画语句: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学生朗读语句,讨论分析回答)
学生:指自然界洁白美丽的梨花,给暮色中行走在大山深处的“我”和老余,带来了“有人家”的欣喜和希望。为故事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
学生勾画语句:一弯新月升起了,我们借助淡淡的月光,在忽明忽暗的梨树林里走着。山间的夜风吹得人脸上凉凉的,梨花的白色花瓣轻轻飘落在我们身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邓稼先》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说和做》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2.说和做》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3.列夫 托尔斯泰》 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3.列夫 托尔斯泰》 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4.孙权劝学》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4.孙权劝学》课件.ppt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教案.docx
- 人教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5.黄河颂》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