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陕西省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陕西省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陕西省韩城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时间75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呼吸性酸中毒是一种由肺泡通气功能障碍,引起的酸碱平衡失调现象。患者体内CO2不能及时排出,导致血液中CO2分压升高、pH下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pH保持相对稳定是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

B.正常生理条件下,骨骼肌中CO2的运输方向是细胞内→组织液→血浆

C.CO2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该物质不参与人体的体液调节

D.人体出现呼吸性酸中毒,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C

【分析】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会随外界因素和体内细胞代谢活动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变化会引发机体的自动调节,使其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就是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对机体健康至关重要。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

【详解】A、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如pH、温度、渗透压等)保持相对稳定,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内环境pH保持相对稳定是酶正常发挥作用的前提之一,A正确;

B、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在正常生理条件下,CO2的运输方向是从产生部位(细胞内)经组织液扩散到血浆,再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肺部排出体外,所以骨骼肌中CO2的运输方向是细胞内→组织液→血浆,B正确;

C、CO2不仅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当血液中CO2含量升高时,会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运动加强加快,从而排出更多的CO2,所以CO2参与人体的体液调节,C错误;

D、人体出现呼吸性酸中毒,表明人体不能及时排出CO2,导致内环境的pH下降,说明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D正确。

故选C。

2.下列关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现象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被蛇咬过的人见到井绳会感到恐惧,这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该反射活动涉及语言、学习、记忆、情绪等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D.该反射活动的维持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D

【分析】一、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

二、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详解】A、被蛇咬过的人见到井绳会感到恐惧,这是一种条件反射,A错误;

B、“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为条件反射,B错误;

C、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学习、情绪和记忆不是,C错误;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一反射活动属于条件反射,该反射的持久性是长期记忆的结果,据此推测,该反射活动的维持可能与突触形态及功能的改变以及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故选D。

3.图1为研究者将蛙的脑和脊髓捣毁后剥制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置于与蛙血浆理化性质相似的任氏液中)。图2为图1中①处测动作电位的装置示意图(两个微电极间的距离足够大且电表两端都连接在神经纤维膜的外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冲动在①处的传导速度比在②处的传递速度更快

B.刺激腓肠肌,腓肠肌收缩,此时①处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C.用适宜强度的电流刺激坐骨神经的a点,电流计指针只会发生一次偏转

D.刺激坐骨神经,可引起腓肠肌收缩,这种收缩反应不属于反射

【答案】C

【分析】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反射弧只有保持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

二、兴奋在突触处的传导过程:轴突末端兴奋,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透性发生改变,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详解】A、由于②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因此神经冲动在①处传导速度比②处更快,A正确;

B、刺激腓肠肌,腓肠肌收缩,由于②处信号不能从腓肠肌传递到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