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专训29 名篇名句默写《石钟山记》《书愤》(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专训29 名篇名句默写《石钟山记》《书愤》(教师版)—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各考点满分宝鉴.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石钟山记(教师版)

1.(2024届安徽省淮北市高三二模)在《石钟山记》中,苏轼指出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要了解事物的真相必须实地考察。

【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2.(2024届山东省日照市高三校际联合)据《石钟山记》所述,唐代李渤在石钟山敲击石头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继续的情形。

【答案】桴止响腾,余韵徐歇。

3.(2024届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苏轼《石钟山记》中,人们把钟磬放在水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此质疑郦道元关于石钟山由“水石相搏”得名的说法。

【答案】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4.(2024届河南省信阳市高三下学期高考考前押题)苏轼在《石钟山记》第二段记叙了自己实地考察

石钟山的经过,其中对各种声音都作了精准的描述,如栖鹘被人声惊起后的叫声“____________”;水面发

出的巨大声响“____________”。

【答案】磔磔云霄间/噌吰如钟鼓不绝

5.(2024届湖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仿真二联)在《石钟山记》中苏轼夜乘小舟来到绝壁下,听到了山上

栖息的鹘鸟“_____________”的惊叫声以及“________________”这两种声音,渲染了石钟山阴森可怖、

冷清凄厉的氛围。

【答案】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6.(2024届河南省五市高三第二次联考)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阐释了自己对唯独此山以钟命名的疑虑,否定了唐代李渤的观点。

【答案】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7.(2024年哈师大附中高三三模)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指出,下判断要亲自探究、以事实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是绝对不可以的。

【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8.(2024辽宁大连高三三模)苏轼写文章善于绘声,《石钟山记》中“____________”一句描写轰鸣

不止的声音,足以令船夫惊恐;《赤壁赋》中所描写的幽咽不绝的洞箫声,既能“____________”,亦能使

独坐孤舟的寡妇听而落泪。

【答案】噌吰如钟鼓不绝/舞幽壑之潜蛟

9.(2024届河北省邢台市部分高中高三二模)《石钟山记》通过记叙作者对石钟山得名由来的探究,

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强调要正确认识事物,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

查。

【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10.(2024届河北省保定名校协作体高三三模)苏轼《石钟山记》不只是游记,在登山临水的兴致中,

始终萦绕着求真辨伪的旨趣。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总结事理,然后再加以反问,语

气强烈,点明了全篇的主旨,是作者探明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心得。

【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11.(雅礼教育集团2024届高三三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

明确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12.(2024重庆荣昌三模)苏轼在《石钟山记》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交代了

自己探访石钟山的时间和同游者。

【答案】至暮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

13.(2024吉林三模)孟子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苏轼践行着这样的读书方法,《石钟山记》

中,他质疑李渤对石钟山名字由来的说法,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14.(2024湖南三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明确指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错误的做法,表现出注重调查研究的求实精神。

【答案】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15.(2024河北保定二模)苏轼《石钟山记》中,表现作者写作本文原因的两句是“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71317262784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