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docx

初中语文统编版九年级上册:写作:论证要合理-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写作:论证要合理

教学目标

1.明确观点和材料的联系,使用的材料能够支持观点。

2.结合例文,在探究中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

3.学会恰当运用论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结合例文,在探究中掌握论据分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恰当运用论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证。

教学过程

任务一:语段辨析

学校将举办“顺境有利人的成长”还是“逆境有利人的成长”的主题辩论赛,反方辩手小北准备了一段辩词,你认为下段文字是否具有说服力?

任务语段:逆境出人才。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清贫,但从小酷爱读书,10岁时住进僧舍发愤苦读,每天煮一小盆稀粥,凝结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再切几根咸菜,就着吃下去;音乐才子贝多芬不到30岁失去听力;著名作家史铁生有着40年的轮椅生活……

明确:问题一:论据概述不清,没有紧扣观点的关键词逆境和人才;

问题二:没有通过具体的分析,建立论点和论据的联系。

任务二:文中寻法

环节一:修改论据

阅读语段一,分析事例的写法,修改任务语段中的论据。

语段一:勤出成果。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笔记多达1500篇。司马迁著《史记》,从20岁起就开始周游,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歌德花了58年时间,搜集了大量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我国当代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上千本有关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上海一个女青年坚持自学,十年如一日,终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勤奋获得成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可见,任何一项成就的取得都与勤奋密不可分。

——林家箴《说勤》

明确:

①语段一中事例的概括紧扣论点的关键词——勤奋和成果,如马克思的勤体现在辛勤40年,笔记多达1500种以上,时间长数量多,成就了政治学经济学著作《资本论》;司马迁的勤体现在20岁起足迹遍布全国,收集大量素材,成就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任务语段中,只体现了人物的逆境,没有体现人物在逆境中的成就。

②任务语段论据修改示例:北宋政治家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仍坚持学习,发出“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音乐才子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震撼人心;著名作家史铁生有着40年的轮椅生活,仍笔耕不辍,创作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优秀的文学作品。

环节二:分析方法

1.思考语段一在列举事例之后,作者还通过怎样的表述来建立论点和论据的联系呢?

明确:作者以“他们都通过自身的勤奋获得成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这句话归纳了事例的的共同点,来建立论点和论据的联系。这就是我们议论语段中分析论据的方法一,总结归纳法,适用于使用多个事例来证明论点的语段,在列举事例之后,通过一句话来归纳事例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总结性分析,使论点和论据建立联系。

语段模型:观点句+材料句(多个事例)+分析句(归纳共同点)+总结句

标志语:他们都……由此可见;因此;这些都是……的人/事;

不论是/无论是(事例),还是(事例),都(共同点)

可见/由此可见……

2.练笔:选择一个标志语,用一句话归纳论据中事例的共性,补充在任务语段后。

示例:他们都曾身处逆境而后成就非凡人生,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环节三:自主探究

除了总结归纳法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方法使材料和观点建立联系,使我们的说理更加有力呢?请同学们阅读语段二、语段三,探究论据分析的方法,完成“论据分析方法知识卡”。

思考路径:

1.找出语段中的分析句;

2.分析材料与观点建立联系的角度;

3.归纳论据分析的方法;

论据分析方法知识卡

语段二: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来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做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答应人办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的钱没有还,受了人的恩惠没有报答,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里梦里,都像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此。

——梁启超《最苦与最乐》

明确:

①作者在举人生最苦的事是该做的事没做完的事例后,通过为什么追问原因,回答是因为受良心责备,无处躲藏。以及举答应人的事没办完,欠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12教育资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