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十章抗生素
目录β-内酰胺类抗生素0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02氨基苷类抗生素03四环素类抗生素04其他类抗生素05
第一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概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类青霉素类青霉素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头孢菌素类头孢噻吩头孢氨苄头孢曲松头孢克肟碳青素烯类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舒巴坦
一、概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青霉素类单环β-内酰胺类
一、概述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结构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
一、概述【结构特点】?-内酰胺类抗生素都具有一个四元的?-内酰胺环除单环?-内酰胺类外,?-内酰胺环通过N和邻近的第三C与第二个杂环相稠合与N1相邻的碳原子上(2位)连有一个羧基β-内酰胺环的α位上都有一个酰胺基侧链β–内酰胺环βα青霉素G
一、概述抑制粘肽转肽酶的活性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导致细胞壁缺损而死亡。作用机制
一、概述决定着微生物细胞的形状;保护其不因内部高渗透压而破裂细胞壁的作用主要成分:粘肽细胞壁的组成
知识拓展患者,男33岁,因患胆囊炎及呼吸道感染而入院。经询问以前有没有过敏史,患者说以前曾好几次用过青霉素,但无反应和过敏史。于当天上午10时,用0.1ml含40万单位浓度青霉素皮试液皮内注射,约几分钟后,患者出现胸闷、面色苍白、心悸、紫绀、呼吸困难、喉头堵塞感、烦躁不安、四肢发冷、皮肤潮红、全身出现针头大小皮疹、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立即抢救,三日后,以上症状逐渐缓解,也消除了患者的紧张情绪,五日后好转出院。实例解析
知识拓展1.患者为什么会发生上述症状?2.患者一旦产生上述症状应该如何抢救?实例解析
知识拓展过敏反应过敏原外源性过敏原主要来自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生物合成时带入的残留蛋白多肽和青霉噻唑蛋白等。内源性过敏原则主要来自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生产、贮存和使用过程中β-内酰胺环开环后自身聚合,生成具有致敏性的高聚物。
知识拓展如何降低患者过敏反应的发病率?
知识链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应急措施立即停止注射药物,给患者平卧位,松开领扣,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2-4L/分氧气吸入,备好吸引器。同时通知值班医生按医嘱给予皮下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0.5-1ml,此药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
知识链接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应急措施按医嘱给予抗过敏药物或激素治疗,必要时按医嘱给予升压药若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并通知麻醉科插管或行气管切开,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其它病情变化,观察尿量,注意保暖,并做好危重病人护理记录
二、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一)天然青霉素用发酵的方法进行制备天然的青霉素至少有7种青霉素G(疗效较好)青霉素X青霉素K青霉素V(疗效较好)青霉素N青霉素F双氢青霉素
二、青霉素及半合成青霉素类β-内酰胺环氢化噻唑环β-内酰胺环和氢化噻唑环并合的双杂环以及酰胺侧链构成
典型药物化学名(2S,5R,6R)-3,3-二甲基-6-(2-苯乙酰氨基)-7-氧代-4-硫杂-1-氮杂双环[3.2.0]庚烷-2-甲酸钠盐。青霉素钠
课堂互动根据青霉素钠的结构特点讨论其主要的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酰胺键内酰胺化学性质不稳定水解性
化学性质不稳定性本品干燥品较稳定,可在室温下保存。但水溶液稳定性差,即便室温下放置也容易失效;遇酸、碱或氧化剂等即迅速水解失效。故常制成粉针剂,临用前用灭菌注射用水配制。
化学性质1.酸性条件下青霉素的分解反应青霉烯酸青霉二酸青霉胺青霉醛
为什么青霉素G不能口服?其钠盐或钾盐必须做成粉针剂?不能口服,因为胃酸会导致酰胺侧链水解和β-内酰胺环开环而失去活性,只能注射给药。课堂讨论游离的青霉素G是有机酸(pKa2.65~2.70),不溶于水,可溶于有机溶媒(醋酸丁酯)。临床上常用其钠盐,以增强其水溶性,其水溶液在室温下不稳定,易分解。因此在临床上通常用青霉素钠的粉针,注射前用注射用水现配现用。
2、在碱性条件下,青霉素的分解反应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青霉酸耐药性3、本品在β–内酰胺酶的作用下,β–内酰胺环亦易迅速开环,使药物失去活性
吸收和排出本品经注射给药后,能够被快速吸收,同时也很快以游离酸的形式经肾排出。因此,本品在人体内作用时间短。延长作用时间的方法将青霉素G和丙磺舒合用,以降低青霉素G的排泄速度。将青霉素G和分子量较大的胺制成难溶性盐,血中有效浓度可维持较长的时间,如普鲁卡因青霉素和苄星青霉素。将青霉素G的羧基酯化,使其在体内缓慢释放出青霉素G。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用途主要用于G+菌引起的全身或局部严重感染用药前须做过敏试验
岗位对接王某某,20岁,因患急性阑尾炎住院手术治疗,出院两个星期后伤口部位仍然疼痛,因此来到医院门诊部治疗。医生检查发现伤口部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八章 消化系统药物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二章 药物的变质反应和代谢反应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九章 合成抗菌药物及其他抗感染药物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六章 循环系统药物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七章 解热镇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三章 药物的构效关系和新药研发简介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药物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十三章 维生素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十一章 抗肿瘤药 .pptx
- 药物化学 第2版 课件 第四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