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学与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教师版)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学与练(中外历史纲要下册).pdf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理解一战后国际秩序的变动。

一、帝国主义与世界大战的酝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背景(必然?偶然?)

(1)19世纪晚期至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组织的产生,主要资本主义大国发展到帝国

主义阶段,它们竞相奉行帝国主义政策,掀起了新的瓜分世界的狂潮。亚洲诸国很快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非洲几乎被瓜分殆尽

(2)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世界的争斗导致矛盾不断激化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形成与表现实质地位或影响

英德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争夺欧洲和世界霸帝国主义之间最

矛盾寻求在欧洲乃至在世界的领导地位权主要的矛盾

法德普法战争后,因阿尔萨斯—洛林等领土争端积怨已久;争夺欧洲大陆霸权欧洲大陆的主要

矛盾对北非殖民地的争夺剑拔弩张和北非殖民地矛盾

德俄

因不断的贸易摩擦而关系恶化——

矛盾

俄奥巴尔干成为欧洲

矛盾集中在巴尔干半岛争夺巴尔干地区

矛盾“火药桶”

(3)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20世纪初,欧洲形成两大敌对的军事集团: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组成“同

盟国”,英国、法国、俄国组成“协约国”。它们竞相扩军备战,制定战争计划,制造政治危机和局部军事冲

突,国际局势日益紧张。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应用于军事领域为战争提供了技术基础(坦克、潜艇、飞机、电报等)

(5)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推动了战争的爆发

(6)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7月28日,德国支持

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思考点〗为什么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从战争的起因(第二次工业革命、帝国主义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各国参战的目的、战后的结

局(掠夺和瓜分)等角度

二、第一次世界大战

(1)性质:这场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之战。

(2)战线:大战主要在欧洲的三条战线进行:英法军队与德军对阵西线,德奥联军与俄军在东线厮

杀,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南线争斗。其中,西线是决定性战场。

(3)特点:大战的进程完全走向大国决策者主观意志的反面:他们抱着短期取胜的侥幸心理,却陷

入了长期阵地战的僵局,变成了双方综合国力的较量

(4)进程:

主要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战线(1914年)(1915—1916年)(1917—1918年)

(1)1916年,在凡尔登战役和索

(1)德军进攻法国,9月,双(1)1917年,美国和中国

姆河战役中,双方均伤亡惨重,两

方在马恩河激战,德军失败(“以工代战”)参加协约国一

西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