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黄芪膏”出自近现代中国中医学界的医学
泰斗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治
肺病的开篇方就是“黄芪膏”。
妄自揣测下,按照文人写书的习惯,如果有
并列呈现的内容,那肯定是最重要的或最常
用的放在前面,张老先生把“黄芪膏”作为
治肺病方的第一个,足见其在张锡纯先生心
中的地位。。。
黄芪膏在原文中有两句说明
一个是主治病症:治肺有劳病,薄受风寒即
喘咳,冬时益甚者。
另一个是服用疗程:一剂黄芪膏,分三次温
服下,一日服完,如此服之,久而自愈。然
此乃预防之药,喘咳未犯时,服之月余,能
拔除病根。
文言文我怕我翻译的不准确,就不做翻译了,
感受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
上图为原书黄芪膏的记载,可能有的朋友会
问了
这里面写的不是“黄耆膏”吗。
你怎么说是“黄芪膏”呢?
其实“黄耆”跟“黄芪”指的是同一款药材。。
“耆”指-老者或者长者。
因为该药材颜色为黄色,且古人认为它是
“补气药中的长者”和“根茎类药材中最长
的”,所以古人取名“黄耆”,后来便于书
写,所以改名“黄芪”
正文开始。
第一步—准备材料
1、黄芪12g,选择山西、甘肃、内蒙的黄芪
都可以哈,主要是是否足龄,豆香味是否浓
郁。我用的是3年根的内蒙有机黄芪。
2、生石膏12g,各大药房有售,买生石膏哈。
别买煅石膏。这俩外观一样,但是用途不一
样。
3、茅根6g,各大药房有售,空心段就行。
4、甘草6g,和黄芪一样,足龄的红皮甘草
即可。
原文中提到的甘草是粉甘草,我查阅了一下
资料,甘草和粉甘草都是豆科植物甘草、胀
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且药理
都是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所
以这俩是一个药材,用甘草即可。
5、怀山药9g,原文中特地说了下怀山药,
而不是泛称山药,足见在中医大师心中,怀
山药是怀山药,山药是山药。
6、蜂蜜30g,纯净蜂蜜即可。
图01是所准备中药材的原形态。黄芪膏所
需要的石膏、怀山药和甘草是细末状的,所
以要进行简单的加工
图02和03是将石膏放入臼子里捣碎。其实
捣碎的过程还是挺累的。我建议家里有破壁
机的直接用破壁机打碎哈。怀山药和甘草我
就用破壁机打碎的。科技改变生活。有的要
遵循古法,有一些现代已经发明了先进的设
备,可以用设备代替,省时省力。
图04是经过捣碎和打粉的原料,准备制作。
第二步—将黄芪、石膏、茅根煎煮十余
沸
图01是我准备的一个炭火陶炉,我想尝试
下纯还原古法炭火炮制的流程。正常在家的
话用煤气灶控制文武火就可以。
图02是将药材放到锅里准备开始煎煮。
关于锅的选择,制作膏剂可以选择铜锅、陶
瓷锅、铁锅、不锈钢锅,市场上主要的矛盾
点是铁锅元素不稳定,受热容易融入药材中
改变其药性。但是铜锅难买,所以我就趁手
边有什么用什么了,选择的是不锈钢锅,不
锈钢也属于高温比较稳定的材质。这个见仁
见智,自己选择哈。
图03是将锅内放入水,开始煎煮。
关于放多少水的问题,原文中没有说明。
我是这样估算的,原文中提到最后取清汤两
杯。两杯的剂量换算是100ml,也就是熬完
了能倒出100ml的汤汁就可以了。为了保证
药物成分的有效吸收和浓度,能倒出汤汁略
大于100ml,但是不要多太多。
整个熬煮过程中耗水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
药材的吸收,一部分是熬煮水蒸气的蒸发。
按照药材的泡发率和蒸汽的常识性估算,我
用了280ml水。最后的时候富裕了一点,对
这个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另外就是熬煮的火候,原文中提到十余沸。
这个十余沸是什么?估计很多人都是懵的。
我看了网上的解释,最多的是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就跟煮饺子似的,开锅之后打水,
沸腾,再打水,这样十几次。
第二种说开锅之后沸腾十多分钟。
我觉得都不太对,首先第一种开锅加水,稀
释了浓度,而且药材急速受冷,会不会影响
药效成分的释放,这存在可能性,不可取。
第二种开锅之后沸腾十多分钟,那张老师先
生完全可以说煎煮半个时辰。没必要用十余
沸。
后来我在《医学衷中参西录》的例言二十三
条摸索了一点答案
我理解的意思是煎药一般火候是先武后文
嘛,药材第一次武火沸腾之后,换成文火,
十余沸是文火之后,每次沸腾都用筷子搅合
下,给他搅合不沸腾了,然后再文火沸腾。
这样反复十多次。
当然也有医家解读《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研
究出来说十余沸其实是离火控温的方式,沸
腾之后把锅挪离火苗,让他自然降温,不沸
腾了,再放上去,如此周而复始,其实也是
可以的。
只要别打水,以上两种方式我觉得都对,当
然,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