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新部编版六语下知识点易考点一线名师梳理
10.古诗三首
学习目标
1.会写“络、锤”等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竹石》。
3.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表达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特点。
4.了解诗人的崇高志向和节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以及坚韧不拔、不怕牺牲的精神。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是长吉体诗歌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
2.于谦,明代诗人,是一位与岳飞齐名的民族英雄,又是一位廉洁、正直的清官。
3.郑燮,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作者:甄珠
1.我会读。
一类字:二类字:
易错音:千锤万凿(chuícuízáozháo)焚烧(fénféng)燕山(yānyàn)月似钩(sìshì)坚劲(jìnjìng)干劲(jìnjìng)
答案:chuízáofényānsìjìngjìn
多音字:燕yān(燕山)yàn(燕子)似sì(似乎相似)shì(似的)
劲jìn(干劲劲头足)jìng(刚劲坚劲疾风劲草劲歌热舞)
2.我会写。
听写生字:脉络络绎不绝千锤万凿铁锤凿子焚烧心急如焚
易错字:锤:左窄右宽,右边“垂”的第二横最长。凿:下面“凵”里面不是“羊”。
默写古诗三首:《马诗》《石灰吟》《竹石》
3.我能理解古诗
★《马诗》[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yān月似sì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作者:甄珠
注释
诗题中的“马”是战马,从大漠、金络脑看出这是一匹战马。
大漠:广大的沙漠。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快走:快跑。走,跑。此处有“奔驰”之意。踏:奔驰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
在月光的映照下,大漠里的沙像雪一样,燕山之上悬挂着一轮如银钩的弯月。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赏析:
1.作者通过写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但是又不被赏识,无法实现梦想的无奈。)
2.这与“马”又有什么关系呢?(诗人把自己想象成战马,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马身上。)
3.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表达他的感情的?(托物言志)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有吟诵、赞美之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若:好像、好似;等闲:平常。
粉骨碎身: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浑不怕:一点也不怕。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人间:人世间。
译文
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
★《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咬:诗中指紧紧扎根在土里。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坚劲:坚韧、刚劲。任:任凭。尔:你。
译文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无数磨炼和打击依然坚韧劲拔,任凭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让它屈服。
对比赏析:
1.《石灰吟》《竹石》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石灰与竹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石灰烧制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但石灰面对各种考验坚强不屈、洁身自好。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高大挺拔,经受各种磨难仍然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石灰、竹子吗?
“清白”指的是石灰的颜色,隐指高尚的节操。表面上写石灰,实际上是拿石灰自喻,说明自己不管遭受多大的挫折,即使是粉骨碎身,也要保持高尚的品格。诗人借石灰的志向、清白和坚强不屈,表明自己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决心。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竹石》也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