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6.表里的生物》教学设计
美好目标
1.会写“脆、拦”等4个字,会写“机器、钟楼”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重点
1.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难点
能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一课时
美好教学
美好导入
教师导入新课:我们身边的生物千千万万,各有各的特点,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你们听说过表里的生物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小朋友就坚信爸爸的表里藏着一个小生物,我们一起去探寻表里生物的秘密吧!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了解作者
冯至(1905—1993)原名冯承植,直隶涿州(今属河北)人,现代诗人、学者。鲁迅曾称赞他是中国最优秀的抒情诗人。有一次毛泽东曾握住冯至的手,说他写《杜甫传》是“为中国人民做了一件好事”。代表作有《昨日之歌》《十四行集》《山水》《伍子胥》等。
三、美好感知
任务一: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学生自由读课文。
活动1:学习字词
出示词语:蝎子钵子蝈蝈机器钟楼街心盲人单调齿轮唯恐丑恶恐怖证实蟋蟀蛰
教师指名读词语,同学间注意纠正字音。
活动2:读准词语“蝎子”“钵子”“盲人”“蟋蟀”等词语。
读准多音字:单调diào
活动3:学生明确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读准字音。观看写字视频。
重点指导“脆”等容易写错的字。
书写“脆”字时注意右半部分的“危”字,最后两笔是横折钩和竖弯钩。
任务二:默读课文,联系课题,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活动1:圈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
预设:我找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有——第1自然段的“小时候”,第3自然段“一天”,第10自然段“过了许多天”,第12自然段“此后”,第20自然段“后来”。
教师出示要求:请根据圈画内容梳理表格。
学生汇报。
活动2:想想围绕“表里的生物”每个时间点上发生了什么。
活动3:默读课文并思考,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
预设: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但父亲不许“我”动手表,这让“我”很痛苦,后来父亲打开表让“我”观看,并解答了“我”的疑问,“我”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只小蝎子。
任务三: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精神”,说说文中的“我”探究了什么问题,是怎样探究的。默读课文,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活动1:生默读课文,并用笔圈划。
学生汇报。
(出示课件15)教师出示课件梳理小结:根据同学们找到的相关句子,我们可以知道“我”我研究思考的过程是交代“我”的想法——产生疑问——大胆猜测——证实猜测——得出结论——新疑问——新猜测。
三、美好演练
教师提出问题:作者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你能举出一些事例反驳他吗?
预设1:小溪流淌的声音
预设2:火山爆发的声音
预设3:风声、雨声、雷电声
......
第二课时
美好教学
美好回顾,感受人物形象
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总结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了解了“我”探究和思考的过程。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去感受人物形象吧。
二、美好研读
任务一:默读课文,思考:“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活动1:圈画相关内容,并作简单批注。
活动2:学生思考问题并小组交流。
1.“我”是一个爱观察善思考的孩子。
交流语句:我那时以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学生汇报交流:这句话是作者的想法,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人。
交流语句:早晨有鸟叫得很好听,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有蝉在绿树上叫,秋晚有各种的虫在草丛中唱不同的歌曲。钟楼上的钟不是活的,有时却洪亮地响起来,那是有一个老人在敲;街心有时响着三弦的声音,那是一个盲人在弹。
学生汇报交流:通过“早晨”“夜里”“夏天”“秋晚”这几个时间词,可以感受到在“我”无时不刻在观察,“我”是一个爱观察的孩子。这段话当中还写到了许多“我”观察到的事物——“鸟”“狗”“蝉”“虫”“钟”“三弦”,这种种事物也正是“我”爱观察的体现。
交流语句:哪里有死东西回自己走动?并且能自动地发出和谐的声音呢?
学生汇报交流:通过这两句话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交流语句:没有一刻休息,这声音比蝉鸣要柔和些,比虫的歌曲要单调些。
学生汇报交流:通过这句话可以感受到“我”是一个爱观察爱思考的孩子,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
2.“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孩子。
交流语句:“我爱听这表的声音。”我一边说一边向着表伸出手去。我对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
学生汇报交流:通过这几句话我感受到“我”是一个好奇心比较强的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