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练》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练》专项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表达技巧专练》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与颜钱塘①登樟亭望潮作

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②宽。惊涛来似雪,一坐凛生寒。

注:①颜钱塘:指钱塘县令颜某,古人习惯以地名称该地行政长官。②渤澥:渤海的古称。

1、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鸣弦暂辍弹”暗用孔子弟子宓子贱任单父县县令时鸣琴不下堂而把县城治理好的典故,称赞颜钱塘善理政。

B.前四句写观潮盛况。钱塘潮吸引了大量的观赏者,人们纷纷来到钱塘江边,等着看江潮涌起的壮观美景。

C.“凛生寒”呼应着“来似雪”,从观潮人的触觉感受来写,尤为奇警,使人感到江潮扑面而来,凛然生寒。

D.孟浩然在诗中刻画的山水形象常常与他本人的气质合而为一,本诗中“钱塘潮”的形象就与诗人淡泊洒脱的气质一致。

2、本诗与宋代潘阆的《酒泉子·长忆观潮》词,被评家誉为咏钱塘潮的“双璧”。本诗是怎样表现钱塘潮的?请结合本诗分析。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3-4题。

满江红·送李正之提刑入蜀①

辛弃疾

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②四行客。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东北看惊诸葛表,西南更草相如檄③。把功名、收拾付君侯,如椽笔。

儿女泪,君休滴。荆楚路,吾能说。要新诗准备,庐山山色。赤壁矶头千古浪,铜鞮陌④上三更月。正梅花、万里雪深时,须相忆。

注:①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当时辛弃疾正值“不感之年”,闲居江西上饶。提刑,官名,主管地方司法、监察等事务。②绣衣:官服。③相如檄:指司马相如的《喻巴蜀檄》,主旨是安抚巴蜀百姓。④铜鞮陌:代指襄阳。

3、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蜀道登天,一杯送、绣衣行客”点出李之入蜀与己之送行,双双入题,显得情亲意挚,依依难舍

B.“还自叹、中年多病,不堪离别”直抒胸臆,点出诗人叹息、痛楚的根源是中年疾病缠身以及和挚友的离别。

C.“正梅花、万里雪深”,“梅花”点明时节,“万里雪深”是写彼此的间隔,也是彼此的处境,所以是地理的,也是心理的。

D.清人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评论本词的艺术特色说:“龙吟虎啸之中,却有多少和缓。”是说整首词中既有虎啸龙吟般激烈悲壮之情,又有滑滑细流般和缓之感。

4、辛弃疾词善于运用典故和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5-6题。

仙吕·混江龙

白朴

断人肠处,天边残照水边霞。枯荷宿鹭,远树栖鸦。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黄昏近,愁生砧杵,怨入琵琶。

5、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从体制上讲,“仙吕”为宫调,“混江龙”为曲牌。

B.“断人肠处”,意为“令人肝肠寸断的是”,起笔直抒胸臆,奠定了全曲的感情基调,让整曲笼罩在伤心悲痛的气氛中。

C.“残照”“枯荷”“栖鸦”等意象,用细节描写写出夕阳西下,草木衰败的深秋景致,便于作者借景抒情,委婉含蓄地表达情感。

D.尾句描绘天色将暝,暮色四合,捣衣声起,“砧杵”指捣衣石和棒槌,暗指女子思念远方的征人。

6、白朴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深具文采,精于度曲。在此曲中,“败叶纷纷拥砌石,修竹珊珊扫窗纱”为写景佳句,该句是如何体现白朴“深具文采”的?请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

送梓州李使君①

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②,巴人讼芋田③。文翁④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注:①本诗为送李使君入蜀赴任而作。梓州:隋唐州名,治所在今四川。李使君:李叔明,先任东川节度使、遂州刺史,后移镇梓州。②橦布:橦木花织成的布,为梓州特产。③芋田,蜀中产芋,当时为主粮之一。④文翁:汉景帝时为蜀郡太守,政尚宽宏,见蜀地僻陋,乃建造学宫,教育人才,使巴蜀日渐开化。

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互文见义,既有视觉形象,又有听觉感受,想象之景雄奇壮阔,令人耳目应接不暇。

B.颔联描绘了深山夜雨及山间飞泉悬空而下的景象,远远望去,远处泉瀑就如同从树梢上倾泻下来似的,境界幽深秀丽。

C.颈联写蜀中民俗民情,“汉女”“巴人”“橦布”“芋田”,紧扣蜀地特点和李使君要掌管的职事,表达了对李使君重任在肩、前路难卜的深深忧虑。

D.全诗没有一般送别诗的感伤气氛,情绪积极,格调明快,境界高远,是唐诗中写送别的名篇之一。

8、结合全诗,谈谈诗歌是如何表现作者丰富的情感的。(6分)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9-10题。

咏怀二首(其一)①

李贺

长卿②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

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③泰山顶。

注:①此诗是李贺因不得举进士,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