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7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不甘屈辱奋勇抗争》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中的一课。本单元以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进行的奋斗历程为线索,本课聚焦于1840年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期间,中国遭受列强侵略,人民奋起反抗的历史阶段。教材通过文字描述、图片资料、历史故事等多种形式,展现了列强的侵略行径给中国带来的沉重灾难,如领土被割占、主权遭践踏、人民生活困苦等,同时突出了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虎门抗英、邓世昌黄海海战等英雄事迹,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精神,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屈辱与抗争,为后续学习中国人民探索复兴之路奠定基础,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与民族责任感。

二、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近代中国遭受列强侵略的屈辱历史,明白中国人民的抗争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增强对国家、对民族的认同感,坚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

道德修养:感受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英雄人物身上的爱国精神、民族气节,培养学生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的道德情感,懂得在面对困难和外敌时要坚守正义、不屈不挠。

法治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近代以来中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是对中国主权和法治的严重破坏,明白国家强大、法治健全是保障人民幸福生活的根基,树立维护国家法治尊严的意识。

健全人格:通过学习先辈们的抗争故事,培养学生在困境中保持乐观、勇敢面对挑战的坚毅品格,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促使其努力成长为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责任意识:使学生意识到自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肩负着传承民族精神、振兴中华的责任,激励学生从现在做起,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三、教学重点

了解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近代列强侵略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包括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知晓《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感悟林则徐、关天培、邓世昌等英雄人物在反抗侵略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爱国精神,体会中国人民不甘屈辱、奋勇抗争的伟大民族精神。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理解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层原因,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以及列强扩张的野心等多种因素交织导致中国的落后挨打局面。

引导学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思考中国人民抗争的意义与价值,明白先辈们的抗争为后续中国的觉醒、变革与发展积累了力量,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持续奋斗的动力。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收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相关的历史图片、影视资料片段,如电影《林则徐》《甲午风云》剪辑;整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等原始文本资料;制作教学PPT;准备历史地图,标注列强侵略路线、重要战役地点等。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近代中国的一些著名历史人物;搜集身边与近代历史遗迹、纪念场馆相关的资料,如家乡是否有纪念近代英烈的场所,了解其背后的故事。

六、教学策略

情境创设策略:通过播放影视片段、展示历史图片等,营造逼真的历史情境,让学生穿越时空,亲身体验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增强学习的代入感。

问题引导策略: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如“列强为什么要侵略中国?”“中国军民是如何反抗的?”“不平等条约带来了哪些灾难后果?”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培养其思维能力。

小组合作策略: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英雄人物精神、抗争意义等话题,促进学生之间思想碰撞,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共同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史料实证策略:呈现丰富的历史文献、文物图片、当事人回忆录等史料,让学生依据史料分析历史问题,做到论从史出,培养严谨的历史学习态度。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播放一段关于近代中国城市街头景象的视频,画面中有破败的建筑、衣衫褴褛的百姓、横行霸道的外国士兵等。播放结束后,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样的画面,你们心中有怎样的感受?想不想知道中国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设计意图:利用直观的视频资料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迅速将学生带入近代中国的悲惨情境中,引发学生对中国近代命运的好奇心与探究欲,为新课学习营造氛围。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积极思考并举手发言,分享自己看到视频后的心情,如难过、气愤等,表达对了解背后原因的渴望。

(二)讲授新课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虎门销烟

教师活动:展示一组鸦片吸食者瘦骨嶙峋、萎靡不振的图片,以及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鸦片的贸易数据图表。讲述鸦片贸易的背景,英国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极大危害,不仅损害百姓身体健康,还使大量白银外流。接着引出林则徐,介绍他上书道光皇帝,力主禁烟,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重点讲解虎门销烟的过程,展示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浮雕图片、影视片段,描述林则徐如何组织人员收缴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两万多箱鸦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3****866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