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北省沧州市运东五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20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位于宁夏灵武市的水洞沟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与挖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学者们发现,此处的石制品从原料及形制都与山西蒲县薛关遗址出土的石制品非常相似。该遗址可用于研究()
A.远古人群的交流与互动 B.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状况
C.磨制石器的制造与使用 D.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特征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根据材料“此处的石制品从原料及形制都与山西蒲县薛关遗址出土的石制品非常相似”可知,两个遗址的石制品相似,可能意味着两地人群在原料获取、石器制作技术等方面存在交流或共同的文化背景,A项正确;据材料“水洞沟遗址是我国最早发现与挖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之一”并结合所学石器时代的相关特征可知,旧石器时代尚未进入农业社会,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是新石器时代以后的现象,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旧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而非磨制石器,排除C项;虽然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但材料侧重于强调两个遗址在石器方面的相似性,而非多元性,排除D项。故选A项。
2.有学者指出:“汉室君臣,假定在统一下允许合理的地方分权,则汉初百年间扰攘不安的政治问题,可不致发生,而由秦所建立的专制政体,及由此政体所必然发生的毒害,将会得到若干缓和,对社会的生机,也将会得到培育。”该学者意在强调()
A.推恩令符合集权时代需要 B.汉初削藩是社会动荡根源
C.郡国并行制有一定的合理性 D.汉承秦制缓和了社会矛盾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是汉朝时期。根据材料“假定在统一下允许合理的地方分权,则汉初百年间扰攘不安的政治问题,可不致发生”“对社会的生机,也将会得到培育”可知,该学者认为地方合理分权有利于社会发展,体现了郡国并行制的实施有其合理性,C项正确;该学者主张合理分权,“推恩令符合集权”的说法与作者观点相悖,排除A项;该学者推崇地方合理分权,认为专制集权是社会动荡根源,汉初削藩这一事件不能作为社会动荡的根源,排除B项;该学者没有讨论汉承秦制的问题,也未涉及社会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
3.下表所示为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中的生产生活习俗图像分布情况。这表明该时期()
共享题材
共享民族
图像数量
遗存地域
农耕图
羌、氐、月氏、鲜卑
18
西北(河西13幅、青海1幅),中原(山西3幅),东北(辽宁1幅)
穹庐与毡帐图
氐、羌、月氏、龟兹、鲜卑
10
西北(河西7幅穹庐图),中原(山西3幅毡帐图)
放牧图
氐、羌、鲜卑、其他少数民族
9
西北(河西6幅),中原(山西1幅),东北(辽宁2幅)
庖厨图
氐、羌、鲜卑
8
西北(河西2幅),中原(山西3幅),东北(吉林1幅、辽宁2幅)
家居生活图
鲜卑、高句丽
6
中原(河北1幅),东北(辽宁2幅、吉林3幅)
采桑图
龟兹、氐
3
西北(河西3幅)
A.农牧劳作是民族交融的主要题材 B.各民族百姓生活富足安康
C.多民族共享与交融成为普遍现象 D.社会分工呈不断细化趋势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为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从表格数据看,大量生产生活题材被共享,且共享民族和图像数量较多,这表明多民族共享与交融在这一时期成为普遍现象,C项正确;材料除了提及农牧劳作,还有日常生活的图像,不能得出农牧劳作是民族交融的主要题材,排除A项;这一时期,国家长期分裂,百姓流离失所,“富足安康”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魏晋南北朝墓室壁画体现的是民族交融的加强,与社会分工的细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4.下表所示为唐诗中关于天津桥的描写。这些诗歌可以印证唐朝()
内容
出处
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
骆宾王(约640—约684)《咏美人在天津桥》
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新人非旧人,年年桥上游。
李白(701—762)
《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吉林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定西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 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中学、新梦想高考复读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份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