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知识重点
(一)《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知识重点
1.字词理解
生字:需掌握“杂、稀、篱、蜻、蜓”等生字的读音、书写及含义。例如“稀”指稀疏,描绘了初夏时节,田园里梅子金黄、杏子肥硕,而麦花显得稀疏、菜花已谢的独特景象;“篱”即篱笆,是田园常见的一种分隔界限的设施,体现出乡村田园的风貌。
多音字:“兴”在这里读“xìng”,有兴致、情趣之意,与诗题“杂兴”所表达的有感而发、随性记录田园生活中的各种情趣相契合。
2.诗句解读
意境描绘:整首诗勾勒出一幅初夏江南的田园风光图。“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通过对梅子、杏子、麦花、菜花这些典型农作物和果实的色彩、形态描写,展现出田园里五彩斑斓又充满生机的景象,有金黄的梅子、肥硕的杏子、雪白的麦花以及变得稀疏的菜花,色彩鲜明,画面感强。“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则从侧面体现出夏日白昼变长,人们都忙于田间劳作,连篱笆边的小路都少有人经过,只有蜻蜓和蛱蝶在自由自在地飞舞,动静结合,营造出田园的恬静与闲适氛围。
情感表达: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对乡村初夏时节优美、宁静且富有生机的自然景色和农民辛勤劳作生活的欣赏。
3.文学常识:作者范成大,南宋诗人,其田园诗成就颇高,《四时田园杂兴》组诗共六十首,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广泛地描绘了南宋时期农村的生活风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二)《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知识重点
1.字词方面
生字:认识“宿、徐、篱、疏、径、深、树、阴、追、黄蝶”等字词,“疏”有稀疏之意,形容树枝的稀疏状态,如“篱落疏疏一径深”描绘出乡村客店周边篱笆稀疏、小路幽深的环境特点;“径”指小路,点明乡村道路的模样,呈现出乡村独特的空间布局。
古今异义:诗中的一些词语和现在的意思有所不同,像“走”在“儿童急走追黄蝶”中是“跑”的意思,与现代常用的“行走”义不同,要准确理解才能把握诗句的准确表意。
2.诗句理解
内容分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明丽的暮春乡村田园画卷。“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先写客店周边的环境,稀疏的篱笆、幽深的小路,树上刚长出的嫩叶还未形成浓密的树荫,营造出一种乡村特有的静谧、自然氛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则聚焦于儿童追逐黄蝶的有趣场景,将儿童天真活泼、充满童趣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同时黄蝶飞入金黄的菜花中便难以找寻,又增添了几分灵动与俏皮,使整首诗充满生活气息。
写作手法:运用白描的手法,简洁生动地勾勒出乡村田园的景色与人物活动,以景衬人,借儿童的活泼来凸显乡村生活的闲适与美好,让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乡村暮春的独特韵味。
3.文学常识:作者杨万里,南宋杰出诗人,号诚斋,其诗风格独特,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特点是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善于捕捉自然和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生动呈现,在南宋诗坛有着重要地位。
(三)《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知识重点
1.字词学习
生字:掌握“茅、檐、翁、锄、莲、剥”等生字,“茅”指茅草,“檐”是屋檐,通过这些字词描绘出乡村农家小院的质朴模样,如“茅檐低小”直观展现出房屋的低矮简陋,却又充满乡村生活的烟火气。“剥”是个多音字,在“溪头卧剥莲蓬”中读“bāo”,表示去掉外皮之意,要准确把握其读音和用法。
词语理解:像“清平乐”是词牌名,规定了词的格律、曲调等基本形式;“村居”则点明了这首词的主题是描写乡村居住生活的情景,整体营造出一种恬静、闲适的乡村生活氛围。
2.诗句剖析
诗意呈现:上阕“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先是描绘了乡村溪边一座低矮的茅草屋,周围长满了青青的野草,然后通过写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带着醉意,用吴地方言互相打趣逗乐的温馨场景,展现出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谐与宁静,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儿。下阕“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依次刻画了大儿子在溪东的豆田里锄草、二儿子在家编织鸡笼以及小儿子在溪边躺着剥莲蓬的不同画面,通过对不同年龄段孩子活动的描写,进一步凸显乡村生活的闲适、自在,以及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幸福场景。
情感传达:表达了词人对乡村宁静、美好、和谐生活的向往与喜爱之情,从侧面反映出对官场世俗生活的厌倦,借乡村生活的画面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情感追求。
3.文学常识:作者辛弃疾,南宋豪放派词人,其词作题材广泛,既有抒发爱国情怀、壮志难酬的豪放之作,也有描绘田园生活、展现细腻情感的婉约之篇,风格多样,在词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苏轼并称“苏辛”。
同步测试卷
一、给下列字注音。(10分)
杂()稀()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的春节》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x
- 《春夏秋冬》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x
- 《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x
- 《古诗两首〈村居〉〈咏柳〉》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x
- 《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三衢道中〉》知识重点与同步测试卷(含答案).docx
- 2025年家居收纳用品行业分析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上海嘉定区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 水冷金属型离心球墨铸铁管管模使用维护保养规则.docx
- 2025中温模型蜡第2部分:填充型.docx
- 2025金属材料三体磨料磨损试验方法.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