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目录第一节经络腧穴总论第二节手三阴经络与腧穴第三节手三阳经络与腧穴第四节足三阳经络与腧穴第五节足三.ppt

目录第一节经络腧穴总论第二节手三阴经络与腧穴第三节手三阳经络与腧穴第四节足三阳经络与腧穴第五节足三.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腧穴的定位方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指寸定位法简便取穴法腧穴的定位方法1、体表标志法固定标志活动标志是指利用五官、毛发、爪甲、乳头、脐窝和骨节凸起、凹陷及肌肉隆起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是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骨度折量定位法古称“骨度法”,即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不论男女、老少、高矮、胖瘦,均可按这一标准在其自身测量。(见图表)。常用骨度表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寸直前额两发角之间耳后两完骨(乳突)之间9寸9寸横横胸腹部天突至歧骨(胸剑联合)歧骨至脐中脐中至横骨上廉(耻骨联合上缘)9寸8寸5寸直直直两乳头之间8寸横背腰部大椎以下至尾骶两肩胛骨脊柱缘之间21椎6寸直横身侧部腋以下至季胁季胁以下至髀枢12寸9寸直直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前皱襞)至肘横纹肘横纹至腕横纹9寸12寸直直下肢部横骨上廉至内辅骨上廉内辅骨下廉至内踝尖18寸13寸直直髀枢至膝中膝中至外踝尖外踝尖至足底19寸16寸3寸直直直常用骨度表部位起止点折量寸度量法3、指寸定位法(一)中指同身寸(二)拇指同身寸(三)横指同身寸(一夫法)1寸4、简便取穴法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中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如:立正姿势,垂手中指端取风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尽端到达处取列缺等。此是一种辅助取穴方法,为了定穴的准确,最好结合体表解剖标志或“骨度”折量定位等方法取穴。七、选穴法按经取穴:这是针灸选穴处方的规律。例如心肺病取手少阴、太阴,肝胆病取足厥阴、少阳,脾胃病取足太阴、阳明,或所属表里相关的经穴。任何选穴法,均不脱离这个原则。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选取:每一腧穴均有它一定的主治作用,针对病情选用。近取法远取法远取、近取结合辨证取穴或随证取穴例如有大椎,陶道之治高热,阴郄,后溪治盗汗;气海,关元治虚脱等等。按神经节段取穴治疗内脏疾患八、特定穴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称为特定穴。包括在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在胸腹,背腰部的募穴,背腧穴;在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以及诸多的交会穴。这些腧穴在十四经中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比例,而且在针灸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方面也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五输穴定义:十二经脉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称为井、荥、输、经、合的五个腧穴,合称“五输穴”。是按经气的由小到大,由浅而深所作的排列。(一)五输穴“井”穴多位于手足之端,喻作水的源头,是经气所出的部位,即“所出为井”。“荥”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喻作水流尚微,萦迂未成大流,是经气流行的部位,即“所溜为荥”。“输”穴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喻作水流由小到大,由浅注深,是经气渐盛,由此注彼的部位,即“所注为输”。“经”穴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喻作水流变大,畅通无阻,是经气正盛运行经过的部位,即“所行为经”。“合”穴位于肘膝关节附近,喻作江河水流汇入湖海,是经气由此深入,进而会合于脏腑的部位,即“所入为合”。

六阴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

六阴经井(木)荥(火)输(土)经(金)合(水)肺(金)少商鱼际太渊经渠尺泽肾(水)涌泉然谷太溪复溜阴谷肝(木)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心(火)少冲少府神门灵道少海脾(土)隐白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心包(相火)中冲劳宫大陵间使曲泽六阳经五输穴与五行配属表六阳经井(金)荥(水)输(木)经(火)合(土)大肠(金)商阳二间三间阳溪曲池膀胱(水)至阴通谷束骨昆仑委中胆(木)窍阴侠溪足临泣阳辅阳陵泉小肠(火)少泽前谷后溪阳谷小海胃(土)厉兑内庭陷谷解溪足三里三焦(相火)关冲液门中渚支沟天井五输穴

五输穴是常用要穴,为古今医家所重视。《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概括了五输穴的主治范围。临床应用:井穴可用来治疗神志病和热病(外感);荥穴可用来治疗热病(内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