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
2025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未知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新时代文学传承赓续着深入生活、到广阔的人民生活中去的文艺传统。与此同时,时代潮流、媒介形式和审美旨趣的变迁,也给深入生活、书写生活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
②作家本就在生活之中,如何再深入生活?网络时代,生活已经搬到了网上,深入生活是否也能采取线上的形式?生活变化如此之大,怎样才能把握大气象又带着细露珠?“生活”,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日常词语,正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美学意蕴,引发当代作家不断思考实践。如何扎根生活深处,提炼时代精神,写出和时代同频共振的文学佳作,依然是摆在当代作家面前的重要课题。
③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生活,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没有任何一种文学可以先验地、一劳永逸地提供对生活的认知,没有任何作家作品能提供关于生活的永恒答案。我们不能靠沿袭过往生活经验和文学配方来写作,那种刻舟求剑式的书写无法显影生活,也骗不了时间和读者。
④不仅仅是繁华的城市生活,新时代方方面面的社会风貌和生活经验,也都让作家身有所感、心有所悟。召唤作家去深入勘探,写出时代的蓬勃生机。一方面,从科技、工业、金融到乡村、海洋、生态,新时代文学呈现更强的书写现实自觉,乡村振兴、人才强国、创新驱动等国家重大战略更是引发作家集中关注。另一方面,作家也一再把目光投向普通人日常而又不平凡的生活经验。非虚构文学在新时代得到极大发展,尤其是近年颇受关注的农民作家、快递诗人等基层写作者的加入。他们的作品书写了普通劳动者的生活经验。描绘了体现劳动者奋斗和尊严的生活底色,展现了劳动者依靠真诚、坚韧和智慧创造出的生命诗意。
⑤每个作家都拥有一份自己的生活。但这份个人生活并不是作品成功的充分保障。文学写作的要义在于将作家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的、人民的生活对焦,开掘更广阔的生活。
⑥任何作家的生活经验都有其边界和限度,走向广阔的生活必须实现双重突破;其一是突破自我经验的有限性,从个体的走向人民的;其二是突破感性经验的表象化,从生活表层进入时代本质。好的文学作品当然包含着活泼泼的个人感性经验,包含着大量鲜活细节,但这些经验与细节一定蕴含着深层的、总体性的意涵,为读者提供深入理解时代现实和社会历史的入口。
⑦这也意味着,深入生活不是说让创作与生活一一对应,而是对作家认识生活本质、把握时代精神的能力提出要求。作家要能从生活的表面碎片深入到时代的深层结构,从个体深入到社会,从衣食住行的世俗生活深入到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及其伦理情感。深入生活不是瞪着眼睛去找生活,而是通过真善美的发现与艺术的提炼,去照亮人们的生活。
⑧文学对生活的捕捉,见时代,见历史,还要见人心。写不出对时代和历史的独特洞察,作品便缺乏论世断史的深度;描不出心灵世界内在的张力,作品便缺乏直抵人心的力量。
⑨今天,创作与生活的关系因技术的巨大变化而改变。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持下,作家想要了解远方的生活、陌生的人们,具备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条件。短视频、直播等新兴形式,让形形色色、丰富多彩的个体生活浮出水面:乡村新农人、传统技艺匠人、急诊科医生……能如此迅速便捷地抵达鲜活的生活现场,赋予作家发据新题材、开辟新领域的底气,也让新时代文学的触角抵达更多之前少有人关注的角落。
⑩耐人寻味的是,在信息爆炸时代,日常生活正在逐渐故事化,而文学叙事却日渐模式化。读者在一些作品中读到的是似曾相识的场景,似曾相识的人物,似曾相识的情节。一些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取材有特别的角度,却缺乏有力的呈现;有填补空白的素材,却没有独树一帜的表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海量信息,便捷检索、远程体验,未必能真正拉近作家与生活之间的距离。只有真实感受、真切记录、真情书写,才能走出写作同质化的误区。
?深入生活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优良传统。采风、调研、挂职、定点同吃同住同劳动等形式,曾经让很多作家受益,开掘出属于自己的生活深井,拿出一部部有生活厚度、有时代分量的优秀作品。今天,有许许多多的作家正行走在路上,也有许许多多的作家在某一主题、题材、素材中长时间浸泡一次次提纯,耐心酿造着生活之酒。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文学深入生活的传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拓宽关注视野,将丰富多元的知识素养融会贯通,相信会带来新时代文学的气象万千。
?归根结底,深入生活必须成为作家内心的主动诉求,而非被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中英语试卷.docx VIP
- 基坑工程技术标准DG TJ08-61-2018上海(1).pdf
- 2020-2021学年粤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docx VIP
- 安永-达芙妮预算管控框架设计v2.6-201209.pptx VIP
- 涉密软件项目实施过程必威体育官网网址管理.pdf
-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全套PPT课件.pptx
- 附件-1二级医疗机构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doc
- 必威体育精装版教科版小学二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板书反思教学设计.docx VIP
- 质量保证承诺书.docx VIP
- 2025年公文筐测试题汇总(附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