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思想情感》专项练习.docx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思想情感》专项练习.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镀锡《古代诗歌思想情感》专项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题。

牡丹

梅尧臣①

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

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

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妥帖栽青罗。

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

粉英不忿付狂蝶,白发强插成悲歌。

明年更开余已去,风雨吹残可奈何。

注:①梅尧臣: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才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此诗作于梅尧臣四十三岁在湖州监税任上时,当时他即将解任,准备前往家乡宣城小住之后返汴京。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送别怀人的诗,诗人借牡丹抒怀,自然真切。诗中巧妙的比喻及炼句等独到之处,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B.“舞娥”一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牡丹在风中的姿态,“春服妥帖裁青罗”一句将牡丹比作娇羞打扮的女子。

C.七、八两句的意思是牡丹盛开之时,好友结伴游赏,酒酣耳热之后,伫立牡丹丛中,满面通红,人与花互相映衬。

D.诗的一、二句以洛阳牡丹名品之多引出三、四句对江南牡丹的赞赏,言外之意是江南牡丹并不逊色于洛阳牡丹。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3-4题。

春风①

王安石

一马春风北首燕②,却疑身得旧山川。

阳浮树外沧江水,尘涨原头野火烟。

日借嫩黄初著柳,雨催新绿稍归田。

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

注:①宋仁宗嘉祐四年(1059)冬,王安石卸江东提刑之职,回京述职。不久,奉命送契丹使北归,五年春到达河北一带。这首诗就是在奉使契丹途中所写。②燕:当时被契丹占据。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身在北首之燕地,春天与旧日国中无异,但心中的熟悉感和温暖感却不同于以前。

B.颔联中的“浮”字,写出了春风、江水、树木、阳光的融合,赋予动态景象以静态美感。

C.颈联写阳光染就柳色嫩黄,雨水催成田间新绿,生动地裁就了一幅田园图,清新明丽。

D.全诗描写了北国风光和诗人感触,写景细腻,感情真挚,字字洋溢着对祖国的热爱。

4、尾联“回头不见辛夷发,始觉看花是去年”,平实的笔触中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5-6题。

自贺

陆游

胎发茸茸绿①映巾,归耕犹是太平民。

流觞内史招同社②,扛鼎将军与卜邻。

曾冠六鳌③非俗吏,已开九秩④是陈人。

一杯剩约梅花醉,又见开禧⑤第二春。

注:①绿:宋代六品、七品官员着绿色官服。②同社:志趣相同的人。③六鳌:神话中记载海上有五座仙山,因为六只大龟负载始峙而不动。④九秩:九十岁。⑤开禧:南宋宁宗时的年号,当时韩侂胄渐掌大权,于开禧二年北伐,得到时年81岁的陆游的支持。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胎发茸茸”言年龄之小,“绿映巾”写为官之貌,首句描绘了自己年轻出仕时的形象。

B.“归耕”一词表明诗人晚年归家田居的境况,看似平常的话语中暗含着失落叹惋之情。

C.三、四句回忆当年曾与志趣投合的高官饮酒享乐、与定邦安国的将军比邻而居的情景。

D.“非俗吏”与“是陈人”对仗严密整齐,通过今昔对照,也流露出诗人盛时不再的感慨。

6、本诗以“自贺”为题,“贺”中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7-8题。

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

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寒食

孟云卿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7、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韦诗首句实写寒食禁火的萧索景象,与尾句杜陵青草实虚相生,互为呼应,照应主题。

B.韦诗第二句意蕴丰富,诗人面对春江,又听莺鸣,却着一“独”字,更显寂寥与惆怅。

C.韦诗由花及人,与“泪眼问花花不语”异曲同工;孟诗借繁花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D.韦诗以景结情,藏深情于行间,情深意远;孟诗末句运用典故,寄托深情,耐人寻味。

8、两首诗均是诗人遇寒食节即兴之作,但所表达的情感各有侧重,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9-10题。

垂老别(节选)

杜甫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老端。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注:公元758年冬,安史之乱中,唐军在邺城大败。为了扭转危局,唐军紧急征兵。此节选部分就是老翁被征,与老妻告别的情景。诗中“土门”“杏园”都是当时唐军防守的重要据点。

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叙事诗以老翁的独白语气来写,形象地展示了人物复杂的心理状态。

B

文档评论(0)

186****127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