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VIP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1页/共NUMPAGES1页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教学质量监测考试

语文试卷

(全卷四个大题,共23个小题,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等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相关信息,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用黑色碳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推崇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画外之界的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歌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生活无限丰富,而表现在诗歌中的生活确是有限的,以有限反映无限,以不全求全,这要求诗歌以少总多,言在意外。古人追求“言不尽意”,诗歌讲究化“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的艺术技巧,这正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对含蓄美的艺术追求。含蓄美在诗词中的表现形态可概括为以下几种情形:

寄情于景。正如梅尧臣所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寓在言外。”寄情于景在古代诗歌中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手法,作者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本意,而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自己的情怀,表现出含蓄蕴藉美。如王昌龄《从军行》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人从夜听琵琶的角度,写征人边愁,颇为高妙。前三句都是结合着琵琶声抒写征人情怀,至于情怀怎样深,怎样浓,作者没有挑明,并在最后一句推出一个秋月当空静照长城的画面,不了了之,以蕴藉抒情,以有限表现无限,创造了一个既形象鲜明而又含蓄委婉的艺术境界。

比兴寄托。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比较准确地说明了“比、兴”作为表现手法的基本特征,他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也就是说,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寄托无限的感慨和杳渺的情思,从而取得含蓄蕴藉、意味悠长的审美效应。李东阳《麓堂诗话》云:“所谓比与兴者,皆托物寓情而为之者也。盖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而难于感发。惟有所寓托,形容摹写,反复讽咏,以俟人之自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则神爽飞动,手舞足蹈而不自觉。”这段话把比兴寄托的特点和作用作了具体阐述,颇为精当。

善留空白。从艺术创造的角度来看,“空白”是指在艺术表现上不说破,不填满,不质实,不胶着,有意制造艺术的虚白,从而给读者留下联想的空间。作者在诗歌的结构安排或意象组合中省略掉一些起交代和连接作用的陈述性成分,在似断还续中形成大量的“空白”,从而给读者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空白这种艺术手段,古人或称之为“语不接而意接”,如方东树《昭昧詹言》卷一云:“古人文法之妙,一言以蔽之曰:语不接而意接”;或称之为“似断似续”,如贺贻孙《诗筏》云:“诗文以不断不续为主,然须于似断似续处求之”。两者的表述虽不相同,但却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空白的诗学实质,即都重视激发读者在欣赏中的想象。

旁敲侧击。即从侧面入手反映思想,从而构建一个含蓄不尽的艺术空间。诗歌当然离不开正面叙写,离不开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尤其在一些篇幅比较长的作品中,不能不使用正面叙写的笔墨。但正面叙写往往难以达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聪明的诗人往往旁敲侧击,采取侧面烘托的方法,把所要表现的内容放到“言外”去,从而收到含而不露、弦外流音的效果。

总之,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特点,也是诗歌艺术美的体现,在诗词中的表现形态有多种情形。注重诗歌含蓄美,不但有助于提高读者的想象能力,感受诗歌的美,提高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读者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摘编自葛金平《古典诗歌含蓄美的形态探析》)

材料二:

新诗与旧诗,是中国诗坛的两朵鲜花,两个组成部分,但两者的矛盾、争论与斗争却由来已久,令人感慨万端。自从“五四”新诗(自由体白话诗)诞生,就以一种新生事物不可阻挡之势称雄文坛,借助新文化运动和四九年后政权扶持提倡之力,更是几乎独霸文坛,将旧诗(古体诗、格律诗、传统诗词)压得喘不过气来,连存身之地都难觅踪影。

远的不说,仅从一直以来中国文联到中国作协的组织机构、安排设置、选拔人才、发展会员到办刊方针和刊载稿件,都看不到对写旧体诗词者的任何关照。再看看当今诗坛,那些雄踞高位、如雷贯耳的名诗人大诗人,全是以创作新诗为业为荣的,根本找不到一个写旧诗者的身影。在全国数以千计的文学期刊中,很难看到刊载旧体诗词的地方。截然悬殊的待遇,使得写新诗的人与写旧诗的人很难坐在一起,成为一种最明显不过的文坛怪象。

文档评论(0)

158****19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