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家校共育提升小学生抗逆力的实践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
开题时间、地点、主持人、参与人员、评议专家等。(评议专家指课题组成员之外的具有中小学一级以上职称的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应不少于2人。)
(一)开题时间
2023年5月19日
(二)开题地点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幼儿园
(三)主持人
高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教研和智慧教育发展中心教科室负责人:钱水征
(四)参与人员
课题组成员:陈瑾?张丽娟?王斐?李鑫?陈瑞田
????其他市级重点课题组成员
(五)评议专家
郑州市教科所副所长:来松涛
郑州市教科所科研员:梁爽、赵业
二、开题报告要点
课题名称、研究问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进度与计划、课题组成员及分工、保障措施、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可操作,2000-3000字,可以加页。
(一)课题名称
家校共育提升小学生抗逆力的实践研究
(二)研究背景
1.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家校共育”
2011年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强调:普遍建立各级家庭教育指导机构,90%的城市社区和80%的行政村建立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点。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施行,家庭教育从“家事”上升到了“国事”,进一步引导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更加优良的成长环境。
2023年1月13日,教育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形成定位清晰、机制健全、联动紧密、科学高效的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同时明确了学校家庭社会在协同育人中的职责定位。由此可见,国家对家庭教育、家校共育协同育人是非常重视的,并出台具体的政策予以支持。
2.小学生的心理抗逆力越来越弱
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隔代育娃的溺爱、父母包办式教育以及家庭教育缺失带来过多的网络教育和陪伴,孩子的内心越来越脆弱、人际交往能力差、易怒易躁,如学习退步就自我埋怨、与同学发生矛盾便情绪失控等。究其原因,是由于小学生处于早期社会化阶段,受自身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限制,面对生命中的挫折和困境不能正确看待,抗逆力薄弱以及受挫能力的欠缺。
抗逆力强弱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较弱的抗逆力会引发一系列的成长问题。根据北医儿童发展中心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在自杀者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11岁和13岁。自杀原因家庭矛盾占33%,学业压力占26%,随后是师生矛盾、心理问题等。
3.家长家庭教育科学性的缺失,教师教育理念功利化的存在
目前很多家长或忙于生计或因家庭教育观念薄弱,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抗逆力提升。一是家长工作繁忙,心力交瘁,对子女日常学习生活趋于表面,保证了物质基础,缺少了精神引导;二是家长家庭教育意识不强,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学习的教育,忽略了对学生的人格发展及抗压能力的培养;三是家长家庭教育水平有限,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不够科学与成熟,抗逆力培养的知识与技巧有所缺乏。
分教师仍存在以高分论学生的功利化教育理念。一是教师梯队不均衡化、两极化,部分骨干教师教育思想功利化,以成绩为侧重点;部分青年教师缺少心理学沟通方法和科学的指导方法,没有丰富的实操经验,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
(三)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家校共育:家校共育是家庭与学校共同教育子女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学校指导家庭教育。家校既包含机构层面家庭和学校,也包括个体层面家长和教师。我国学者认为:家校共育指家校合作、家校协同育人、家长参与、亲师合作等。国外学者对家校共育一般表达为home-schoolco-operation,educationintervention,parent-teachercollaboration等。Greenwood认为家校共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家长和所在的社区都从中受到影响。家校共育是家庭和学校以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相互支持、互相帮助的双向活动。
抗逆力(resilience):指一个人处于困难、挫折、失败等逆境时保持良好的心理协调和适应能力,并可以通过学习而获得并且不断增强。台湾学者称之为“复原力”,香港学者称之为“抗逆力”、“压弹”,大陆也有学者称之为“心理弹性”、“韧性”,大致相当于“挫折承受力”、“耐挫力”等概念。
本课题《家校共育提升小学生抗逆力的实践研究》,是指使家庭和学校共同配合、产生合力、形成策略,共同提升小学生在面临逆境时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四)本课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近年来,有关“家校共育”的研究越来越多
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家校共育”文献发表年度趋势分析表可知,家校共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
- 《基于文体特征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编程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
-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
- 《基于小学中段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docx
- 《基于新课标运用小剧场提升英语语用能力的研究——以小学高段为例》开题报告.docx
- 《基于运算能力核心素养下小学中低段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开题报告.docx
- 《基于智慧课堂的小学信息科技单元教学设计研究》开题报告.docx
- 《基于主题意义的小学英语四年级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开题报告.docx
- 《家庭教育视角下小学生亲子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