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3页,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选择题:满分48分,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商朝君主太甲因暴虐乱德而被辅臣伊尹放逐于桐宫,直到三年后改过自新才被重新迎回并恢复王位;西周时期,周厉王将原来国人可以自由利用的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导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后,由召公、周公二相行政。据此可知,商周时期()
A.民主政治色彩颇为浓厚 B.国人具有较高的政治素养
C.中央实行集体议政制度 D.以德治国的理念有所萌发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商周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太甲因暴虐乱德而被辅臣伊尹放逐于桐宫”“周厉王将山林川泽收归国有导致国人暴动”可知,实行暴政的太甲及与民争利的周厉王都受到一定制约,以德治国的理念思想有所萌发,D项正确;商周是奴隶制社会,未产生民主政治,排除A项;受生产力水平影响,国人具有较高政治水平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商周时期并未实行中央集体议政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2.秦代至汉初,县尉相对独立,负责徭役征派、戍卒管理、军事治安,其管理的士吏、发弩、髳长、亭校长构成县内武吏系统。武帝以来,县尉所统士吏、发弩、髳长逐步退出日常职官序列,只设亭校长且降为佐史,辅助令史处理文书。这一变化()
A.反映了社会局势趋向平稳 B.凸显了郡县制的治理优势
C.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答案】A
【解析】
根据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与秦代至汉初相比较,汉武帝时期县尉的军事功能削弱,说明此时地方行政体制的战时性特点弱化,折射出了社会局势趋向平稳的特征,A项正确;材料反映县尉为首的县内武吏系统的变化,未提及郡,也未体现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体现县内武吏系统被削弱,未提及地方权力收回到中央,“加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县内武吏系统的削弱适应了国家相对安定的现实状况,而非“不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排除D项。故选A项。
3.南北朝时期,出现“中书监、令不愿或不能承担起草诏令的大量事务,就很自然地由地位低的中书舍人来操办,机要实权逐步由监、令转移到舍人手中。”这一现象()
A.提高了官员素养 B.导致了士族衰落
C.扩大了阶层流动 D.有利于君权集中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中书舍人权力逐渐扩大,据材料可知,南北朝时期的中书舍人地位比较低,地位较低的中书舍人权力扩大,有助于君主加强对其控制从而加强君主专制,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书舍人权力的变化,不能体现官员素养的提高,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书舍人权力的变化,没有涉及士族衰落、阶层流动,排除BC项。故选D项。
4.隋朝时期,察举、荐举、萌官等制度与科举制并行不悖。在分科考试中,应举者必须由地方州县或朝廷高级官员荐举,获得举人资格后,才能参加由尚书省吏部统一组织的考试并根据成绩划分等级授予官职。据此可知,隋朝()
A.人才选拔制度出现紊乱 B.选官制度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
C.选官标准依然看重家世 D.传统选官制度制约科举制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朝(中国)。根据材料“在分科考试中,应举者必须由地方州县或朝廷高级官员荐举,获得举人资格后,才能参加由尚书省吏部统一组织的考试并根据成绩划分等级授予官职”可知,隋朝的选官制度既有汉朝察举制又有科举制,说明隋朝选官制度具有继承性和创新性,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多种选官制度并存,非人才选拔制度混乱,排除A项;隋朝时期创建科举制,选官标准重视考试成绩,排除C项;材料说明传统选官制度和科举制并行,非制约,排除D项。故选B项。
5.唐朝中央分层决策,第一层是“八座议事”,即尚书省长官左、右仆射和六部长官决定一般的行政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上报给“政事堂会议”。政事堂设在门下省,参与会议的是全体宰相,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雅礼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月综合自主测试历史试题.docx
- 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湖南省岳阳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 吉林省BEST合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吉林省八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定西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docx
-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