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北省沧州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

二模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代甲骨文中有许多卜辞是君主过问是否“受年(获得丰收)”,还有很多卜问是否“有雨”。卜辞中所见农作物有黍、稷、粟、麦、稻等诸多品种。上古时代的主要翻土农具耒、耜,在卜辞中也一再出现。据此可知,商代()

A.君主拥有绝对权力 B.农事具有重要政治意义

C.小农经济获得发展 D.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

【答案】B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选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材料时间信息得出准确时空是商代。通过商代甲骨文卜辞可知,当时统治者对农业各方面的内容都高度重视,体现了农业作为主要的经济部门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B项正确;商代君主尚未拥有绝对的权力,还没有实现君主专制,排除A项;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犁牛耕技术的逐步推广,个体小农经济兴起,排除C项;材料主要表述的是商朝统治者重视农业以及农作物的品种和劳动工具,并未体现粮食作物种植区域扩大,排除D项。故选B项。

2.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让刺史以“秩六百石”而监察两千石的郡太守、诸侯国相。同时,又明确规定“以六条(皇帝诏令中规定的六条监察内容)问事,非条所问,即不省(察)”。汉武帝这一系列举措有助于()

A.提高朝廷行政效率 B.削弱郡国行政权力

C.扩大封建统治基础 D.稳固大一统的局面

【答案】D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前106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汉武帝一方面利用刺史强化对郡太守和诸侯国相的监督,同时严格限定刺史的监察权限,防止刺史滥用职权,以此稳固大一统的局面,D项正确。汉武帝推行刺史制度的目的是监察地方,而不是提高朝廷行政效率,排除A项;刺史只是负责监察,并未侵夺郡国的行政权力,排除B项;材料中汉武帝的举措与扩大统治基础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

3.唐代部分典籍对乡间私学的记述(部分)。

记述

出处

(开元二十一年敕令)许百姓任立私学,欲其寄州县受业者亦听。

苏冕等《唐会要》

予于平水市(浙江会稽县东—乡间草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诗。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白居易)、微之(元慎)之诗”。

元稹《白氏长庆集序》

(唐朝窦易直)家贫,就业村学教授。

赵璘《因话录》

上表可用于说明,当时()

A.社会文化环境宽松 B.科举选官制度渐趋完备

C.诗歌创作受到推崇 D.私学注重规范幼童行为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唐代典籍记载可知,统治者允许自由创办乡间私学并开展教学活动,体现了当时社会文化环境宽松,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官员选拔,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诗歌创作受到推崇,排除C项;材料主要表述的是唐代乡间私学的发展状况,并未体现私学注重规范幼童行为,排除D项。故选A项。

4.开宝年间,宋太祖赵匡胤诏令天下“举孝悌彰闻”,开宋代劝孝之风。南宋度宗时,“民有以孝悌闻于乡者,守、令具名上闻,将旌异劳赐(表彰赏赐)焉”;同时,两宋大量印制《孝经》并向民间普及。上述做法()

A.适应了基层治理的需要 B.体现了优抚特殊群体的传统

C.丰富了儒家经书的内容 D.促进了封建礼仪制度的完善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政府大力倡导“孝悌”,传播普及《孝经》,从而扩大了儒学对社会的影响,适应了基层治理的需要,A项正确;宋代提倡“孝悌”是面向整个社会的,并非优抚特殊群体,排除B项;丰富了儒家经书内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材料所述与完善封建礼仪制度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5.明初,大运河主要运输漕粮(税粮),漕船私带货物不断增多,朝廷屡禁不止,转而明确允许漕船北上时可附带一定货物,南返时允许载客运输。这样,南方的丝绸、茶叶等大量运往北方,北方的松木、皮货等不断南运。由此可见,这一变化()

A.缘于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 B.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