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道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孔子认为“礼”是规范社会秩序的核心,“礼”可分成“礼义”和“礼制”两部分。“礼”向上连接“德”,是“德”落实的保障;向下连接“法”,以“法”作为维护“礼”的手段。这表明在社会治理上,孔子()
A.借鉴了道家“道德”观念 B.意在恢复西周的礼乐规范
C.强调教化与制度的约束 D.主张借鉴法家的治国理念
【答案】C
【解析】
根据“礼”向上连接“德”,以“法”作为维护“礼”的手段等信息可得出,孔子强调要用“礼”的教化与“法”的制度约束共同治理社会,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道家,排除A;礼乐规范只是材料中的一个部分,不全面,也不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排除B;材料中没有涉及到借鉴法家,排除D。
2.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有利于对朝政的控制,参加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下表中出席曲宴人员的变化能够反映出()
北宋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
时期
宋太祖时
期宋真宗时期
记载
建隆二年,“宴宰臣、节度防御团练使、刺史、统军、诸军、厢主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咸平元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大将王全斌等人“宴于崇德殿”
大中祥符三年,诏近臣“观书龙图阁……遂宴资政殿”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B.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C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材料可知,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有利于对朝政的控制,参加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表中出席曲宴人员的变化是:从以武将为主到以文臣为主,说明宋代实行崇文抑武的政策,表中的变化反映了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C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排除A项;材料与科举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反映不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3.1905年,孙中山在伦敦和严复会谈。会谈中严复认为,“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为计。惟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也。”孙中山则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由此可知,双方都认为()
A.社会变革是救时良方 B.须批判儒家伦理纲常
C.行教育提升国人觉悟 D.应建立民主共和制度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从严复和孙中山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严复强调通过教育逐渐更新以实现社会变革,而孙中山则强调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改革。虽然两人对具体方法的看法不同,但都认为社会变革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关键。因此,双方都认为社会变革是救时良方,A项正确;材料二人都没有涉及批判儒家思想,排除B项;严复提出要实行教育改革,但材料中孙中山没有涉及教育改革,排除C项;严复涉及教育改革,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A项。
4.1945年,美国原子弹突袭日本后,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连续几日转发美英报纸、通讯社和国民党的宣传机构片面渲染、夸大原子弹威力的消息,受到毛泽东严厉批评。此后,《解放日报》及时纠正报道,回到“党报”轨道。毛泽东此举旨在()
A.强调中华民族抗战地位 B.提醒党媒明确党性
C.与美蒋开展舆论争夺战 D.否定原子弹的作用
【答案】A
【解析】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据题干“美国原子弹突袭日本后,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片面渲染、夸大原子弹威力的消息,受到毛泽东严厉批评。此后,《解放日报》及时纠正报道,回到‘党报’轨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毛泽东严厉批评《解放日报》转发夸大原子弹威力的消息,并要求其回到“党报”轨道,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东莞市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东莞市五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2-2023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六校(茂名一中,惠州一中,河源一中等)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东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