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湖北省腾云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
历史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表中古代文献的内容集中体现了()
文献
内容
《周易》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管子·牧民》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礼记·中庸》
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A.中华文化的基本内涵 B.集权制度的逐步形成
C.重农政策的思想渊源 D.民族之间的频繁交流
【答案】A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从题目开头到设问结束)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中国)。据题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所学知识可知,题干材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分别是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主张以民为本,主张和而不同,A项正确;先秦时期尚未形成集权制度,且表中也没有体现集权制度的内容,排除B项;表中古代文献的内容与重农政策无关,排除C项;表中古代文献的内容没有涉及民族之间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A项。
2.《论语》在古代有《古论语》《鲁论语》《齐论语》三个版本,《齐论语》在汉魏时期失传。如图是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竹简,保存有未见于今本《论语》的“知道”篇,属于《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齐论语》的内容。这一考古发现()
A.反映了汉代社会经济的繁荣
B.可用于研究汉代儒学的发展
C.能佐证汉初推行郡国并行制
D.体现了汉代学校教育完善
【答案】B
【解析】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中国)。据题干“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的《论语》竹简,保存有未见于今本《论语》的‘知道’篇,属于《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齐论语》的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出了失传已久的《齐论》竹简,可用于研究汉代儒学的发展,推动儒家思想研究的深化,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论语》内容的新发现,不能反映汉代经济情况,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儒家经典研究,与郡国并行制无关,排除C项;材料的考古发现是关于儒学的研究,不能体现汉代学校教育发展,排除D项。故选B项。
3.隋唐统一后,朝廷在各郡地区性方志的基础上,撰写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如李泰等所撰的《括地志》和李吉甫等编辑的《元和郡县图志》。这体现了隋唐时期()
A.地方治理体系的完善 B.版图的基本奠定
C.南北经济交流的频繁 D.统一的政治局面
【答案】D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隋唐(中国)。据材料“隋唐统一后,朝廷在各郡地区性方志的基础上,撰写全国性的地理总志”和所学知识可知,撰写全国性的地理总志需要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由朝廷组织人力进行才能完成,由此可知,撰写全国性的地理总志体现了隋唐时期政治局面是统一的,D项正确;编撰全国性地理总志,不能得出“地方治理体系完善”的结论,且“完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版图的基本奠定”是在明清时期,排除B项;地理志是全国性的,不仅是指南北方,材料也无法得出“南北经济交流频繁”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
4.据《宋史》记载:“自古创业垂统之君,即其一时之好尚,而一代之规模,可以豫知矣。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材料主要议论的是()
A.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措施 B.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影响
C.王朝创立者的立国理念 D.北宋扩大科举规模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题干“艺祖(宋太祖)革命,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和所学知识可知,“艺祖(宋太祖)革命,”反映的是宋朝在立国时就“首用文吏而夺武臣之权”,可知宋太祖确立的治国理念是崇文抑武,C项正确;根据“宋之尚文,端本乎此。”可知材料只是确立崇文的理念,没有涉及具体的治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广东省六校(茂名一中,惠州一中,河源一中等)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东省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12月联合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东省清远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清远市八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东省汕头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东省肇庆市2024—2025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 广西壮族自治区部分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合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