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

PAGE

PAGE1

四川省宜宾市2024—2025学年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指出,“帝”是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公职人员的称谓;“王”是古代中国奴隶社会国家元首的统称;“皇帝”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国家元首的称谓,始于秦始皇。据此可知,该学者()

A.认为皇帝制度始于早期文明B.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认识历史

C.主张社会演进弱化元首权威D.强调权力传承逐渐趋于稳定

2.汉初“公卿多起于屠贩”,形成“吏多军功”的局面。到汉武帝时,朝廷要求公卿、刺史及郡、国等推荐基层吏民中的孝廉者、通晓经学者、明法律者、能治河者、勇猛知兵者等,经中央考核或策试任以官职。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A.儒学官方地位确立B.中央监察机制完善

C.选官用人标准统一D.国家治理策略调适

3.魏晋到明清法律中规定了“存留养亲”制度,即非犯“十恶”死罪或应判处流、徙刑的罪犯,若祖父母、父母老病应侍,身边却无亲人可以照料生活,允许待奉养老人去世后再执行原判刑罚或改判。这一规定体现了()

A.法不阿贵的原则B.中华法系的完备

C.经律结合的理念D.律法权威的削弱

4.据宜宾史志记载:嘉祐四年(1059年),苏轼乘船沿岷江途经宜宾时,看到夷夏杂居,风俗各异,并在《戎州》词中描述当地少数民族“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环(少数民族装饰品)”。据此可知,宋代宜宾()

A.成为全国交通枢纽B.开始形成商业市镇

C.“夷夏”习俗趋同D.民族交往多元共存

5.明初,民“以其业著籍”,役因籍异,民户与民差、军户与军役、灶户与灶役一一对应(灶户,指生产食盐的盐户)。但泉州盐场地区人口却普遍同时拥有军、灶、民等不同名色的户籍。这种现象()

A.折射出沿海形势的严峻B.导致了国家事务的繁杂

C.扩大了南北经济的差距D.有利于社会矛盾的缓和

6.1853至1860年间,边疆边贸关征税数量较小,征税情况较为平稳;运河长江沿线关税由250多万两(白银)下降至不足100万两,下降趋势明显;沿海各关常税数据起伏较大。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关税收入持续走低B.太平天国已经深入边疆

C.清廷政治局势动荡D.中央政府权力逐步增强

7.民国初建,针对各政党发展成员、扩大党势的现象,有人评论称,“甲党欲倾乙党,则依政府之力以为后盾;乙党欲倾甲党,亦如之”。这说明,当时()

A.政治转型强化国会权威B.政党政治缺乏社会基础

C.政府制造党派间的对立D.民众参政意识较为浓厚

8.1942年,国民政府某地方政务委员在总结公务员考绩工作时感慨:“民国肇造以来,几岁无宁日,各级主官和职员变动频繁。在此情况之下,不言高级机关对此尚未十分注意,即使注意及之,亦以人员变动甚多,年终考绩无从举办……”。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A.考试院铨叙功能被弱化B.人事考试程序趋于严格

C.行政运行机制存在弊端D.军阀割据影响制度实施

9.如表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不同时期的主要内容。这()

时间

主要内容

建国初期

(1949—1956年)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新生活的重任”,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号召和组织群众学习劳模精神;开展群众性扫盲识字运动。

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以后)

坚持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创建活动。

A.开创了全面依法治国局面B.促进了工作重心迅速转移

C.践行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D.兼顾了社会与经济的效益

10.据史籍记载,“古之人皆食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神农)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鉏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之实。”这可用于说明()

A.原始先民向食物生产者演进B.渔猎时代人口急剧增长

C.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分工D.早期文明社会已经形成

11.下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生产工具。这反映了()

石器耒耜铁农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yez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